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北岛书屋 > 其他类型 >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沈芋沈豆大结局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沈芋沈豆大结局

疯小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回到家,沈麦冲到水缸前,拿起水舀子就要喝水!“等下!”沈芋在后面大喊一声!接着沈芋就冲过去,朝着沈麦的屁股,狠狠打了一巴掌!“我怎么教你的?你忘记了?!”旁边,从屋里冲出来的二米和三豆,在旁边乐得拍巴掌:“二哥不听话,被大姐揍啦!”沈麦捂着屁股,满院窜,沈芋跟在后头,抓了个鸡毛掸子,在后面追,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二哥,我晾着水啦,快来喝,阿娘阿姐也来喝水。”沈米今年七岁,小家伙聪慧得很。喝了水,擦了汗,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吃了饭,开始算账。今儿柳叶茶和酸梅汤都做的比平日少,怕卖不掉,饭团只做了三十五个,因为海苔碎没有了,也是怕卖不完。不过,多做了几十个竹筒的柠檬水,所以今日和前几日的收成堪堪打平,卖了二百零二文。而且现在没有驴车,下午...

主角:沈芋沈豆   更新:2025-02-14 16: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芋沈豆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沈芋沈豆大结局》,由网络作家“疯小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回到家,沈麦冲到水缸前,拿起水舀子就要喝水!“等下!”沈芋在后面大喊一声!接着沈芋就冲过去,朝着沈麦的屁股,狠狠打了一巴掌!“我怎么教你的?你忘记了?!”旁边,从屋里冲出来的二米和三豆,在旁边乐得拍巴掌:“二哥不听话,被大姐揍啦!”沈麦捂着屁股,满院窜,沈芋跟在后头,抓了个鸡毛掸子,在后面追,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二哥,我晾着水啦,快来喝,阿娘阿姐也来喝水。”沈米今年七岁,小家伙聪慧得很。喝了水,擦了汗,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吃了饭,开始算账。今儿柳叶茶和酸梅汤都做的比平日少,怕卖不掉,饭团只做了三十五个,因为海苔碎没有了,也是怕卖不完。不过,多做了几十个竹筒的柠檬水,所以今日和前几日的收成堪堪打平,卖了二百零二文。而且现在没有驴车,下午...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沈芋沈豆大结局》精彩片段

回到家,沈麦冲到水缸前,拿起水舀子就要喝水!
“等下!”沈芋在后面大喊一声!
接着沈芋就冲过去,朝着沈麦的屁股,狠狠打了一巴掌!
“我怎么教你的?你忘记了?!”
旁边,从屋里冲出来的二米和三豆,在旁边乐得拍巴掌:“二哥不听话,被大姐揍啦!”
沈麦捂着屁股,满院窜,沈芋跟在后头,抓了个鸡毛掸子,在后面追,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二哥,我晾着水啦,快来喝,阿娘阿姐也来喝水。”沈米今年七岁,小家伙聪慧得很。
喝了水,擦了汗,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吃了饭,开始算账。
今儿柳叶茶和酸梅汤都做的比平日少,怕卖不掉,饭团只做了三十五个,因为海苔碎没有了,也是怕卖不完。
不过,多做了几十个竹筒的柠檬水,所以今日和前几日的收成堪堪打平,卖了二百零二文。
而且现在没有驴车,下午出不去了。
否则还能多卖点。
沈芋把钱推给爹娘:“阿娘,你收好,我去冲个澡,热死我了!”
“快去!一会儿我也洗洗。”沈母朝她挥了挥手。
“阿姐,热水烧好了,二哥给你提过去了!”二米带着三豆趴在门口,露出两个黑黄的小脸蛋,笑得可爱。
沈芋走到门口,在二米三豆的额头,各亲了一口:“哎呀,真是咱们家的小宝贝!”
羞得二米三豆捂着额头,红着脸,哈哈笑着,跑回屋里去了。
沈芋回到自己的房里,霍祁还在昏迷的,不过,现在侧着身子,窗户也开着。
她心里有数,能把一个大男人翻过侧身二米是做不到的,定是自己爹爹在照料他。
地上放着一盆水一条布巾搭在盆沿上。霍祁的后背清清爽爽,一看就是擦过几次汗的。
沈芋心中一片柔软,她洗干净布巾,又从脸到脚给霍祁擦了一遍身子。
“今儿太热了,也没有驴车,所以就早些回来了,准备的东西都卖光啦!所以你不用担心,在家里好好养着。晚上,我煮点青菜瘦肉粥,好不好?”
给霍祁忙活完,沈芋从柜子里拿出自己仅有的两套换洗衣裳,去了木屋。
老规矩,大麦二米三豆齐刷刷地坐在外面守着。
沈芋洗完澡出来,就发现二米三豆走到哪都捂着自己的脑瓜子。
“你俩干啥呢?脑瓜疼吗?”沈芋擦着头发,不解地问。沈父沈母就在一旁笑弯了腰,只有大麦一头雾水。
“阿姐,他们俩说要捂紧了,不然就飞走了!什么飞走了?阿姐?”沈麦想破了脑袋。
沈芋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二米三豆过来!”
两个小家伙就捂着脑瓜,“噔噔噔”地跑过来,一脸羞涩地趴在阿姐的腿上。
“不用捂着,他们跑不了的,已经种在你们脑瓜上了,放心吧!”沈芋摸着他们枯黄的头发,想要赚钱的心又活了起来。
“阿娘,你不是去洗澡吗?去吧。”沈芋把几个小家伙弄走。
“这会儿凉快一些了,还有最后一亩地,我去种了。你就在家做晚饭吧。”沈母一边说一边穿鞋子。
“你等等我!我也去。”沈芋用一根树枝挽起头发,就回屋穿衣裳去了。
结果,再出来的时候,三个小家伙也都准备好了。
于是,深大金留着家里照顾霍祁,其他人一起都下地插秧去了。
他们种的是晚稻,现在是六月份,十月中旬就能收了。
虽然已经过了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但火辣辣的太阳依然威力不减。路边的大树,叶子都都蔫吧地打着卷儿,路上也有下地的村民,沈芋就让三个崽崽热情地喊人。
自己只是礼貌地点头,微笑,叫人,就可以了。
社恐,没办法。
况且,有些人她也不认得,因此沈母见了人,就赶紧指使三个小崽崽叫人,自己跟着就是了。
到了自家的地头,稻田里的水都恨不得冒着热气。
沈芋戴好草帽,用一块软布巾做成口罩蒙住脸,又把插秧专用的水鞋用绳子绑紧,才下到田里。
没办法,现代的沈芋就怕那些软体动物。
除了三豆在田边挖野菜,其他人都插秧去了。
这时,旁边地里沈大金的二弟和二弟妹也来了。
因为沈大金在战场上落下残疾,家里孩子又多还小,唯一一个闺女还嫁了个活死人,又回娘家来了,成了全村人的笑柄。
为此,沈老太就做主,把沈大金一家分出去,并立好了字据,今后不用老大一家养老,还做主留下了沈大金五十两银子的抚恤金。
沈二银看着自家大哥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除了大嫂,没一个能干的。芋头倒是大,可是地里活不行,如今越发没有样子了。
“哟,这是谁啊?捂得这么严实,咋啦,没脸见人呐?”沈二银的媳妇白了沈芋一眼,嘲讽道。
沈母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
本来自家男人残了,兄弟姐妹之间不应该互相帮助啊?这一家子倒好,把人赶走,抢走抚恤金,今儿还敢刺挠自家的大姑娘,她能饶得了她!
“我们一家堂堂正正做人,到哪里都直的起腰,抬的起头!不像有些人,脏心烂肺,尽在背后做些恶心事!哦也对,你一个乡下无知妇人,又怎么会知道防晒呢?”
沈母说完,把草帽戴正,自己也从口袋里拿出一条布巾,戴在了脸上。刚刚芋头给她的时候,她嫌热,还不想戴呢!戴上以后,太阳晒的脸确实不那么疼了。
沈母借着甩给她一个白眼,继续插秧去了!
一番话连敲带打,把个前弟妹堵的哑口无言。
沈二银媳妇气得鼓鼓的,越发觉得太阳太晒了!晒得脸疼!
她气得把手里的秧苗一扔,叉着腰就开骂:“你防的什么晒的,我是不知道了,你娘俩防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家里两个不中用的废物,活着也是浪费粮食!你们娘俩还不是夜夜守活寡!真是可怜呐!......”
沈二银媳妇话音刚落,就见那个蒙的严实的大侄女,猛然冲了过来,带着泥巴的巴掌,狠狠扇在了她黑红的脸上!

家里粮食满打满算不到五十斤。家里这么些人,一天怎么也要一斤米。掺些糠还能吃的久些,照这样吃......
然而,看了看几个小的和老沈的神情,沈母到底没泼凉水,心里不住安慰自己。
又不是天天这样吃。强迫自己移开视线,触及那红彤彤的东西,沈母惊,这玩意儿不会是芋头花钱买的吧?她忙出口问。
“芋头,你今儿做的这是啥饭,我怎先前没见过?”
“这是我在山上发现的果子。”沈芋解释,“我尝了个,觉得味道不错,就摘了些带回家,本是打算当做果子吃的,没成想它炒熟了也这么好吃。”
“厨房里我留了六个,晚点吃完饭,咱们一人一个。”
沈芋讲的同时,饭也分好了,除了沈豆,每人都是满满一碗。
惹得小家伙委屈。
“你还小,吃太多易积食。”沈芋摸了摸沈豆的脑袋。
“娘的多,等你吃完娘再给你些。”生怕芋头因着小家伙不喜,要再去做些,沈母忙出声。
“谢谢娘。”沈豆坐得离沈母近了些。
然这会儿还一门心思心疼的沈母,待尝了一口饭后,这......沈母舔了舔嘴巴,果然这东西吃着就是比那掺了米糠的好吃。
沈母吃得太专注,以至都忘了方才答应沈豆的话,小家伙可怜巴巴的望着她,奈何沈母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向她。
见沈母不理,沈豆又看向沈麦和沈米,二人这会儿正“痛苦”的享受余下的饭菜。
恨不得一粒米一粒米的吃。
她视线又移向沈父,爹最不贪图口欲了,爹肯定会......瞧着沈父面前干干净净的碗筷,沈豆眼睛更红了!
“姐,还有没有,还想吃?”
“闺女,这果子你在山上哪儿摘的?”
“没有了。”沈芋摇摇头,她这顿做的不少,再吃他们胃要受不了了,“爹、娘,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我想做点小生意。”
无论是沈父的腿,还是三个崽崽又或是霍祁,都需要银钱。眼下他们家收入来源于那几亩地。
当初分家时,沈老太怕他们把分得的地拿去卖钱,只打算给他们三亩地,因着村里的传统,且买卖良田有违当朝律令,沈母想争可恨家里劳动力不足,村中耆老也忧心他们卖地换钱,争来争去沈母只争得五亩地。
自回到沈家,沈芋便接过了做饭的工作,家里有多少粮食她再清楚不过。
沈麦、沈米两个小家伙正是长个的年纪,营养跟不上,可怎么行?
瞧他们刚刚吃饭的模样,这些时日,沈芋变着花样给他们做饭,但......还是无法改变粮食不足的困境,做生意这个事儿沈芋琢磨三四天了。
前儿同沈母去县里交粮,沈芋有了决定。“我想卖饮子。”成本低,又正值暑热,“地方我都想好了,娘还记得咱们吃的那家蒸饼吗?记是记得。”
沈母认真思索,“你打算去那条街卖?也成,不过这些天地里还需要人,你自己一个人去?”
相比于沈母的支持,沈父皱眉,“芋头,我让你娘帮我打听了,我是腿有些毛病,但这么些年编织的手艺没落下,找到活儿,一天怎么也能赚十几文钱,你安心在家待着。”
“咱们村离县城那么远,不安全,若运气不好遇到那些地痞流氓,你如何应付?”
“爹,你相信女儿,晓得爹能赚钱,但我也总不能在家吃白饭吧?遇到那些地痞流氓,我便言我爹爹和相公都在军中,我瞧他们谁敢欺负我。”沈芋又道。
“便是爹愿意我在家吃白饭,我自个也不乐意,自个吃白饭,还拖着一人来蹭饭?......还是爹觉得女儿赚不来钱?”
“你呀,就同意她去吧,闺女多大了?又不是三五岁的小孩儿,出不了事。”沈母出声帮着劝,“女儿这么好的手艺,她想去做买卖就让她去试试。”
沈母心中自有她的一番打算,霍家不是人,把自己儿子丢给沈芋,他们在时还能帮着照拂照拂,以后呢?
沈麦、沈米、沈豆三人也迟早要有自己的小家,能帮的有限,不如早早让女儿立起来。
“爹、娘,我和二米替娘播种,娘和阿姐一块儿去县里。”沈麦提议,“我和二米也不小了。”
“还有我,我可以在家帮爹。”
“......好。”沈父无奈,同意了。
当天下午,沈芋就准备起,她打算卖两个茶饮,一个是家里一直喝着的柳叶茶,一个是被誉为消暑神器的酸梅汤,她手里有系统奖励的酸梅汤粉。
除了这两个茶饮,沈芋还打算做些充饥的吃食。
她选的那条街,多是做体力活的。
次日,不到寅时沈芋便起来了,她打算做饭团,她所在的地区类似古代云南,不同的是历史上魏晋过后云南一直是独立的存在,直到明朝才并入华夏。
而这个时空,该地名唤滇州,一直隶属于北秦王朝。
水稻是这儿种植最广的农作物之一。
不过今儿做饭团用的米,并非家里的,而是她从系统哪里得到的,两斗米。
有了米后,她也常常往家里塞米,又或同昨天那般,直接用系统给的米做饭。
馅料,沈芋准备的是油炸后的碎花生和海苔碎。海苔也是签到得到的。
寅末,随着一阵鸡鸣,沈芋伸了个懒腰,四十多个饭团做好了,白白嫩嫩的饭团,为了好卖,沈芋还做了些花样。
不过考虑到摆摊的位置和受众人群,沈芋做的花样不复杂,因着没有模具,全靠手工,这才花了两个小时,瞧着糯叽叽的团子,沈芋眉眼弯弯。
她把要出摊售卖的团子和家里吃的分开,随后从中拿了一个,掰了一小半,她做的饭团不小,这些个饭团用了四斤米呢。
心疼死沈母了。
还是她讲,即便卖不完,他们自己吃就是了,沈芋顺着给沈母分享了许多保存饭团的办法。
沈母这才好了些。
沈芋咬了一小口饭团,怕太单调,蒸米饭时她在其中洒了些饴糖末,一口咬下米粒晶莹带着丝丝甜。
其中的油炸花生和海苔碎又使得饭团多了些别的味道。
眯着眼吃了一个,沈芋舒展了下腰。
至于酸梅汤和柳叶茶,沈芋昨儿就煮好了两大桶,这会儿都密封着在水缸里冰着呢。

不过,今日的系统倒是给了沈芋一个惊喜!因为今日系统给了十个柠檬,还有一小袋子的冰糖!
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所以,沈芋试着先用三个柠檬做了冰糖柠檬水,用井水镇了一下,新鲜的柠檬一切就爆汁,酸甜的味道直冲味蕾,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再加入冰糖,酸酸甜甜,清凉又解暑!给家里留了一碗,其他的,沈芋都背走了。
沈芋在心里,为系统吹了好一阵的彩虹屁,保证每句都不重样的!而且一再强调,自己的系统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伙伴!没有之一!就是最好!
毕竟,谁都希望被肯定被表扬不是?
吹完一通彩虹屁,沈芋觉得自己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因为今日没有驴车了,所以沈芋就决定要走着去。
她背着饭团和柠檬水,沈母和沈麦各自背着竹筒茶,一路往县城走去。
到了城门,今儿又是沈芋熟悉的几个官差大哥。
想了想,沈芋笑眯眯地拿出四筒柠檬水,递过去:“官爷,这是您上次落下的竹筒,你收好”,沈芋又掏出三文钱,“我们的入城费!”
那大高个大哥笑着点点头,接过竹筒,在两人错身的瞬间,说道:“哎,老二,今儿,县城那个致远书院是不是学子休沐啊?”
另一人心领神会:“没错,这会儿学子们刚下学!”
沈芋冲他们笑了笑,挑了挑眉梢,冲他们比了个大拇指!
入了城,打听了一下,沈芋背着饭团和柠檬水去了书院门口,沈麦背着柳叶茶和酸梅汤依然去了昨日那个货场外头。沈母背着柳叶茶和酸梅汤去了原来摆摊的地方。
不过,沈芋已经嘱咐过她了不要和闻子铭发生争执,因为一旦争执起来,闻子铭必然会拿自己母亲生病,自己是个孝子来说事,那样就会帮他卖得更好!毕竟,人,都是同情弱者的嘛!
沈母去到的时候,闻子铭已经在卖了。
他应该有生意,但必定没有沈芋卖得好,因为他做不出自己的口味!时间久了,客人就跑光了!
沈母刚把东西放下,就有老顾客看到了!
“哎呀婶子,你咋才来?快快快!摆出来,我今儿就像想喝你家的酸梅汤,酸甜可口,解暑去热!”旁边拿着草帽扇风的男人急切地冲过来。
“好好好!来了,给你一筒!两文钱!”沈母赶紧拿了一筒酸梅汤,递过去。
“婶子,我要三筒酸梅汤,再来一筒柳叶茶。”
“好来,我给你绑起来。记得喝完以后,竹筒也能回来换酸梅汤!”沈母耐心地嘱咐到。
“好来!还是您家的味正!”男人提着酸梅汤匆匆走了。
沈母看了对面的摊子一眼,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接着开始吆喝:“酸梅汤、柳叶茶,味道正宗,解渴又好喝!快来尝尝!”
自家闺女好不容易找到的赚钱路子,自己得帮她把老顾客留住!
闻子铭拿因为卖的更便宜,所以也有一些贫苦人家的汉子去他那里买的。
沈芋穿着洗的干净的青色衣裙,戴着一顶草帽,背着一个背篓,来到了致远书院的门口。
此时,书院门口停了不少的马车牛车驴车,还有很多学子是自己背着背篓,三三两两走路回家的。
沈芋找了书院外的一个石桌,把装饭团的笼屉打开,一阵夹杂着荷叶清香的香味扑鼻而来,又打开了一个装柠檬的竹筒,酸甜的味道,在这夏日的阳光下,格外冲鼻子。
“请问你这卖的是什么?”一个年轻书生走了过来。
沈芋一看,来生意了!
于是,赶紧介绍:“这是饭团,米饭里面加了炸香的花生碎,甜的还加了饴糖,咸的加了炒香的咸菜丁,一文钱一个。这是冰糖柠檬水,这可能是外邦的东西,我的也是别人送的,酸甜可口,两文钱一筒。”
“闻着这味,我都流口水!给我来两个甜饭团,两筒柠檬水。”
“外邦的?我看书上记载,这柠檬好像是西洋那边才有的!快快快!我要两个饭团,,一甜一咸,再要四筒柠檬水!”一个看着很有钱的学子挤到了前面。
“我也要,我也要!”
“别挤!阿姐,给我留一筒!”
很快,三十筒柠檬水全部卖光,就连饭团也一个没剩!
一个圆脸的青年当场就吃了一个饭团,喝了一筒柠檬水,结果大喊一声:“太好吃!阿姐,饭团和柠檬水还有吗?”
沈芋遗憾地摆了摆手:“没有了!全卖光了!不过,家中倒是还有几颗柠檬,改日我做了柠檬水再来你们这里。”
圆脸青年说道:“用不着改天,我们后日上学,你后日中午来就行。”
“那成!我后日再来!”沈芋痛快地答应了。
沈芋背着东西离开了,很多没有买到的学子就在问这是谁啊?卖的什么?
只有六颗柠檬,否则自己能卖更多柠檬水。沈芋在心中暗暗惋惜。
背着东西,到了城门口,等着沈母和沈麦。此时,正是午时,太阳很烈,沈芋走到一棵树下,拿出一筒柠檬水,小心地喝了一口。真是爽口啊!
抿了抿自己干渴的嘴唇,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沈芋心中一阵难过。
没有防晒,没有口罩,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汽车,没有冰淇淋~
哎,想回去~
用力眨回眼里的泪,沈芋又喝了一口柠檬水。
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人们能努力地活着,自己也一定可以的!
过了没多久,沈麦和沈母一起来了。
看他们的神色,就知道都卖完了。
“阿娘!大麦!”
“阿姐!”
“快来这阴凉地歇会!”沈芋赶紧过去扶着沈母。
他们也好不到那里去,脸色黑红,嘴唇干裂。
“阿娘,咱们自己卖水,怎么还能渴成这样!留一筒自己喝啊!”沈芋赶紧拿出自己留下的那筒柠檬水,递给了沈母。
沈母一看:“这个水好贵的,不喝不喝。大麦,有没有剩下的柳叶茶?”
“阿娘,这个柠檬水,我已经喝了几口了,剩下的你和大麦喝了。”沈芋伸手从大麦的背篓拿出剩下的柳叶茶,也喝了几口。
仨人终于把柠檬水和柳叶茶都喝完了,歇了一会儿,就沿着路边的树荫,慢慢往家里走去。


果然是棵茉莉花!
粗壮的枝干上开满了密密麻麻芬芳扑鼻的花朵,沈芋兴奋地说:“没错!就是它!阿娘、大麦,把树上的花都摘下来!今儿摘不完的,明天继续摘!”
“阿姐,你就看我的吧!”
大麦身手敏捷地爬到了树上,开始摘这些香喷喷的花。很快,三个人的布袋子就装满了!
“早知道有这么多,阿娘就带个大布袋子了!”沈母有些懊恼。
“阿娘,没事,我们明日再来!”
大家把布袋子扎紧,放进背篓,又趁着还未完全黑透的夜色,随便挖了些野菜盖在上面,就下山去了。
到了家,关紧门,沈芋让沈母拿出家里的所有笸箩笸箩,把所有的茉莉花都倒在上面:“大麦二米三豆,明日除了上山挖野菜,喂鸡,浇菜,还要在中午把这些花搬出去晒太阳。太阳下山就把这些笸箩搬回来,听懂了没?”
三小只齐齐点头:“阿姐,我们听懂了!一定能干好!”
沈芋笑着,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大脑袋:“好,明天那么好了,晚上阿姐给你们包小馄饨吃!”
“小馄饨?”
三豆的口水“吧嗒”一声就落在了地上~
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洗漱完,沈芋抓紧时间去睡觉了!这个小身板子实在太弱了!
凌晨三点,沈芋就起来了。
熟练地把泡着的大米沥干,然后放进石臼里,没等开始舂,沈大金就来了:“这个我来,你去忙别的去!”
“哎!谢谢阿爹!”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沈母也熟练了不少。切柠檬,煮水,放冰糖,放凉,最后放进水缸里镇着。
这边忙完,沈大金也已经把米浆捣好了。
沈芋把米浆搅拌,放糖,加老酵母,然后醒着。
趁着这个空档,再去做家里人的早饭。沈芋是北方人,好想吃拉面水饺馒头包子啊!
没办法,这里的面太贵,她虽然从系统得了十斤,可也没有机会拿出来!
所以,今儿卖完米糕,一定要去买点面回来!沈芋在心里暗暗发誓!
顺便去系统签个到!如果能签到杏仁油就好了!沈芋给自己的系统小宝贝吹了好久的彩虹屁,才敢睁开眼睛。
没想到,今儿系统送的真的是一桶杏仁油!
现在立刻马上!一百句彩虹屁奉上!
今早做了青菜肉沫大米粥,吃的咸菜。沈芋给家里人说好了,晚上回来包小馄饨吃!
做好饭,沈芋和沈母开始做米糕,这个做起来很快,只要面发好了,就整个上锅蒸,蒸熟再切成小块就行了。这次准备得多,足足蒸了两大锅。
给家里人每人留了一小块米糕,就连霍祁也有一块,沈芋沈麦还有沈母就出发了。
在村口坐上阿伯的牛车,给了车钱,到了县城,又走了两条街,才到“致远书院”门口。
书院的学子们下午才正式上课,因此上午,住在附近的学子就会陆陆续续回来。
而中午,书院是没有饭的。
因为前日已经说好,再加上柠檬是个稀罕物,为此,沈芋一行到的时候,那里已经等了十几个学子了。
“哎,那个姐姐来了!”突然一个大眼睛的书生认出了她!
“这里这里!”几个孩子在那招手,还顺带把上次沈芋卖饭团的石桌给她占下了。
“你们等很久了吧?”沈芋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而沈麦看见这些意气风发的读书人,反而有些瑟缩。
“对啊对啊,我们可想念阿姐做的柠檬水了!”
“好好好,这就摆出来,阿姐今儿做了更好吃的!”
沈母利落地把蒸笼搬出来,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浓浓的米香,清爽的荷叶香,伴着甜甜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引得许多人围过来。
“这是米糕,软糯香甜,两文钱一块,冰糖柠檬水,两文钱一筒。另外为了感谢你们等我,买五块米糕送一筒柠檬水!”沈芋朗声说道。
“谢谢阿姐!我要五块米糕!”那个大眼睛的书生又是第一个出声。
“每日第一个买家,送一块米糕!”沈母赶紧在旁边用荷叶包了六块米糕,沈麦拿了一筒柠檬水,给了这个孩子。
大眼睛书生也是个妙人,他当场就吃了一口米糕:“太好吃了吧!”
于是,沈芋这里瞬间就排起了长队,不到半个时辰,一百块米糕,六十筒柠檬水,全部卖光啦!
今儿,足足卖了三百文钱呢!
沈母更是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阿娘,走,咱们买面买肉,今晚吃馄饨!”沈芋大手一挥,沈麦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了。
到粮铺,沈芋狠了狠心,买了一斗好一点的面,足足花了三十五文,钱给出去的时候,沈芋都觉得肉疼!
三十五文,自己要卖十八块米糕才能赚出来!心疼心疼!
之后,沈芋又去了肉铺,狠了狠心,买了一斤五花肉!还花三文钱买了两根大棒骨。
光面和肉就花了将近七十文,沈母心疼地脸都皱到一起去了!
“芋头啊,咱们回家吧!不买了,这钱花的娘心疼啊!”沈母差点就哭了!
沈芋凑过去,悄悄说:“阿娘,今晚我要做骨汤小馄饨,你确定不吃吗?”
“阿姐,我吃我吃!我要吃三碗可以吗?”沈麦肉眼可见,咽了咽口水。
“当然可以!今晚管饱!”沈芋大手一挥,豪情万丈!
沈母在沈麦的屁股上狠狠踢了一脚:“你还吃三碗!我看你长得像个碗!”
三人打打闹闹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去。
因为钱花的有点多,所以他们决定走回家去。
路上,他们顺着路边,看到有新鲜的野菜就挖走,看到有柴火,就让沈麦捡着,回家烧火去。
因而,一路上有事做,走了一个多时辰,也到家了。
沈芋坐到门槛上到时候,又一次后悔了,早知道这么累,就坐车回来啦!
家里,两个崽崽跟着阿爹已经把四笸箩茉莉都晒好了,现在正要收回家。
沈芋喝了二米晾好的两碗白开水,就去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裳,准备蒸茉莉~

她说的话,勿要说沈父不信,便是沈麦和沈米也不信。
小家伙太小。
几文钱在她眼里也算赚了钱。
“芋头......秋兰,你们今天?”沈父试探,视线先是落在沈芋身上,见她不说话,又落在沈母身上。
“嘿,一回家只顾忙活,倒是忘了和你们讲了,今儿早上准备的东西都卖完了,赚了一百多文呢。”沈母美滋滋,天知道昨晚她还担心东西卖不完怎么办。
都已经做好中午留在县城的打算。
却没想到,不仅卖完了,还有人恋恋不舍,那架势生怕她们下午不出摊。
沈母和沈父几人分享。
“才进城门,芋头做的吃食就卖出去十几份。”绘声绘色同他们讲城门口发生的事儿,“那句话说的真好,塞什么......哦对,塞翁失羊......反正就是遇到坏事儿,说不准下一秒就发生好事儿呢?”
沈芋惊讶于沈母的表达能力,默默补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对对,就是这什么马呀羊呀的。”
“阿姐这么厉害!”
“我刚刚就和你们说了,你们还不信。”小家伙白了沈麦和沈米一眼。
沈麦和沈米笑得羞怯。
他们哪儿知道生意这么好做。
明明村里人都讲......嗐。
“娘,我们轮番陪阿姐去县里好吗?”
沈米渴求。
“你才多大,你跟着去,你阿姐还得操你的心。”沈母想也没想便拒了,“快吃饭。”
说着,拿起一个饭团,咬了一口,她忽然道:“芋头,那守城的饭团?”
“娘放心,我单独包起来了。”
吃过饭,一家人又忙活起来,水缸里的水用完了,沈母带着沈芋去挑水,沈麦和沈米则在家中洗涮。因下午只麦柳叶茶和酸梅汤,沈芋打算多做一些。
上午柳叶茶和酸梅汤都卖的不错,反而是饭团最后才卖完。
未时三刻,沈芋和沈母又坐上驴车,趁着村里人都还在家休息,赶往县城。
并非她们怕见人,只是不想徒增烦恼。
但这事儿瞒不了多久,今早她们出门,没惊动旁人,和他们相邻的人家却是听到了,沈麦沈米下地时,那户人家还试图从两人口中打探消息。
等到摆摊的位置,已是未时末。
两人还没收拾好,就有人来卖,正是上午那位恋恋不舍的小兄弟,也是今早沈芋母女在这儿卖饭团,第一个过来问的客人。
“姑娘来筒酸梅汤。”
这人二十出头的模样,瞧着似做苦力的,一身深褐色短衫,说话却文绉绉的。
“好。”沈芋应声,“只要一筒吗?”因他巨大的反差,沈芋对他印象深刻,“对了,竹筒可以免费换柳叶茶。”
“我晓得。”这人摸了摸脑袋,从一旁地上拿起几个竹筒,“换的柳叶茶能用竹筒装吗?竹筒算我买的。”
“郎君说笑了。”方才她和沈母去问了问碗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两文钱一个,她暂时......还是用竹筒吧,今上午是赚了一百多文,但这是因米、酸梅汤粉不花钱。
签到全靠运气。
用完酸梅汤粉,酸梅汤需要成本、饭团也需要成本。家里粮食也不够吃,还需再买些。哪儿哪儿都需要钱。这会儿竹筒收费将来呢?总不能一个竹筒真按一文钱算吧,她现在一筒柳叶茶才卖一文钱,不如将这点当做区别于其他摊铺的福利,吸引客户。
“一筒酸梅汤,三筒柳叶茶,我帮您用绳子绑在一起还是?”
“有劳姑娘了。”
“客气。”
沈芋利索拿出绳索将四个竹筒绑在一起。
“姑娘明儿是几点来?”
“还是今早那个时辰,郎君拿好。”沈芋把绳子一端递给对方,“郎君是县学学子吗?”对方闻言怔愣片刻,迟疑点头,“在下闻子铭。”
沈芋身后,沈母惊讶,余光悄悄落在闻子铭身上。
他许是注意到了,讪笑后解释,“家中窘迫,母亲腿疾复发,出来谋生。姑娘是有什么事吗?”沈芋摇头。
“在下唐突了。”话落,闻子铭提着竹筒离开。
申时初,随着日头鼎盛,来买茶饮的人愈发多,有上午打下来的基础,不到两刻钟,酸梅汤和柳叶茶便都卖完了。
母女二人没急着回家,沈母在原地守着东西,沈芋去了另一条街,她打算买些白面再买点肉。
白面比米贵许多。最次的一斗也要二十九文,好一点的三十五文,精细面粉一斗要四十四文。整整比米价高出一倍。
瞧着价格,沈芋沉默,她又看了眼小米的价,只稍稍比白面低一些,“有麦子吗?未脱壳的。”伙计摇头。
看出沈芋的窘迫,伙计犹豫道:“姑娘不如买米,咱们这儿米便宜。”
沈芋摇头,她本是想试着做些面食,这价格......罢了,她还是做米糕吧,难怪一个炊饼要两文钱,“肉铺在哪儿?”
“姑娘顺着这个方向往前走,不久就能看到。”沿着伙计指的方向,沈芋走了一二百米就看家肉铺,问了价格后,沈芋再度陷入沉默。
果然,她就不该信那些种田文。
一个个赚了钱后,必定先买些肉庆祝,最便宜的鸡肉一斤都要二十八文钱。
她是赚了二百多钱。不是赚了两千多钱,家里大人小孩加一块儿一斤肉够谁吃?
狠了狠心,沈芋要了两斤肉,和店家打了许久口头官司,最后以四十八文拿走了那两斤肉。
回去的路上,沈芋心里还止不住肉疼,然家里小的小,病的病,总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体,尤其是沈父,沈父受的伤其实并不算重,好好养养,未必没有站起来的可能。当然上战场是不可能了。
等她回到摊位,沈母得知她买了两斤肉,眼睛都瞪圆了,“今儿肉便宜?”
“二十四文。”
“......”
沈芋只感沈母看她的眼神,宛如看败家子,“才赚了几个钱?”沈母一阵心疼,在得知沈芋还要买米后,心更疼了。
“芋头,咱们家种着水稻呢。”
“娘,做饭团每天需要几斤米,不买咱们家米不够用。”家里原本就只有几十斤米,他们省着些吃,能吃两个月左右。但加上做饭团。那几十斤米够呛。
“娘问问大舅他们,看他们卖米不卖。”店里米忒贵了,一斗十八文钱,这价钱足够在村里买两斗了,不脱壳的能买三斗。
“别问你大舅了,问你二舅,你二舅和二舅妈不闲话。”
“好。”沈芋穿来这一月只见过大舅,没见过二舅,这才提议沈母问大舅买米,若是问旁人买,谁家不种地?晓得你买那么些米,可不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徒惹一堆事儿。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