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勇刘琴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刘勇刘琴)》,由网络作家“真威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顾振远把警车停在了巷子口,提着篮子刚走进23号院的大门,就听见了李书萍的声音,不由地放慢了脚步。23号院的长舌妇们: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哦。李书萍接着道:“我是在我儿子婚礼上被我男人打了,但那并不是因为我错了,是那个老不死的是非不分。当然老娘我也打回去了,没让那死老头讨到好。”“书萍,打自己男人,你还光荣上了呀。”坐在一旁纳鞋底的袁大娘也不装了,出声讥讽道,“像你这样的,要是搁旧社会,都要被婆家休了的。”“所以我感谢新社会,感谢新中国,让我们妇女同志站起来了。”李书萍说得激情澎湃,“让我能把是非不分,只知道委屈自己婆娘,打自己婆娘的烂男人离了。”袁大娘眼角疯狂抽搐,她这不单单是打男人光荣上了,她离婚也光荣上了。刘明香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李...
《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刘勇刘琴)》精彩片段
顾振远把警车停在了巷子口,提着篮子刚走进23号院的大门,就听见了李书萍的声音,不由地放慢了脚步。
23号院的长舌妇们: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哦。
李书萍接着道:“我是在我儿子婚礼上被我男人打了,但那并不是因为我错了,是那个老不死的是非不分。当然老娘我也打回去了,没让那死老头讨到好。”
“书萍,打自己男人,你还光荣上了呀。”坐在一旁纳鞋底的袁大娘也不装了, 出声讥讽道,“像你这样的,要是搁旧社会,都要被婆家休了的。”
“所以我感谢新社会,感谢新中国,让我们妇女同志站起来了。”李书萍说得激情澎湃,“让我能把是非不分,只知道委屈自己婆娘,打自己婆娘的烂男人离了。”
袁大娘眼角疯狂抽搐,她这不单单是打男人光荣上了,她离婚也光荣上了。
刘明香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李书萍,“呵呵,离个婚你还挺光荣。”
“我当然光荣。”李书萍理直气壮的道,“国家为什么允许人离婚?而且在夫妻双方不能协议离婚,其中一方不同意的时候,另一方还可以起诉对方打官司离婚。”
“那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在婚姻生活之中过得不幸福,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遭到了背叛,受到了暴力对待,受到了压迫,那你就可以跟对方分开,开始新的生活。”
“我就是婚姻生活中,过得不幸福,受到了暴力对待,没得到尊重,不想再给对方当老妈子了,所以选择了离婚,这是国家法律法规都支持我的。我敢于反抗,敢于从不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中走出来,我当然光荣。”
李书萍:“你们说离婚丢人?那被自家男人不当人看,长期暴力打骂,却还要忍气吞声伺候对方,就不丢人了吗?”
这当然是丢人的。
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女人在被男人,打骂得时候,要关上门窗,生怕被人听见看见了。
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挨打的时候,护住自己的脸,怕被打伤了脸,被人发现自己挨打了。
有两三个妇女,听着陷入了沉思。
刘明香对李书萍指指点点道:“不管你怎么说,一个好女人,她就是要守妇道,守三从四德,抛夫弃子离婚,那就是丢人的,该被人唾弃的!”
袁大娘也附和着说对。
“啧啧啧……”李书萍的视线在刘明香和袁大娘身上来回,“大清都亡了,都新中国,新社会了,你们还保留着这些封建老思想呢。”
这句话,让袁大娘和刘明香变了脸色,又想到了那几年。
“谁保留封建思想了?”
“你,还有你。”李书萍指着刘明香和袁大娘,“三从四德,这就是封建糟粕,早就被破除了。伟人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就是说,这个天男人顶一半,我们女人也能顶起另一半。”
“我们女人也跟男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也能自立自强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李书萍一脸鄙夷地看着刘明香,“你还在这里说什么三从四德,搞在家从夫,嫁人从夫,父死从子的那一套,这不是封建思想是什么?新社会不让女人裹小脚了, 你们倒是自己裹上小脑了。”
袁大娘连忙否认 ,“我、我刚才没听见小刘说了什么,封建思想我可一点都没有了。”
说完就起身,拿起板凳回屋了。
虽然混乱的那几年已经过去了,但经历过那一切的人,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害怕说错话被扣帽子。
“走,去屋里拿证件,去民政局。”李老太拉着林永年的手,就去里屋拿户口本和证件,生怕他反悔。
这死老太婆还挺能撑,他看她能撑到什么时候。
林永年不顾邻里的劝阻,拿着证件跟李老太出了大院。
林小玉想跟着一起去,林建设拉住她,“咱们就别跟着去了,有人跟着,妈怎么好意思反悔。”
邻居们也点着头说:“就别跟着去了,有人跟着,他们两个谁都不好意思先反悔。”
“没错……”
两口子闹矛盾一直都是这样,要是没外人看着还好,床头吵了就床尾和了。
要是有外人在一边看着,那都是非要争出个高低来,谁都不好意思先低头的。
林小玉皱眉,“妈才不会反悔呢。”
她看得出来,妈真的伤心了,并不是在吓唬威胁谁,是认真的。
林建设嗤笑,“你等着吧,走不到公交站,妈就得反悔回来。”
刘琴用手挡住嘴笑,想起她老太婆等会儿灰溜溜回来的样子,就想笑。
林永年站在公交站牌下,偷偷瞄了李老太一眼,心想老婆子也该反悔了吧,不然公交车就要来了。
一辆公交车停在站台前,李老太抬脚上车
嘿,这老太婆还上车了。
林永年也跟着上车。
公交车在民政局附近停下,李老太率先下了公交车,林永年紧随其后。
下了车李老太健步如飞,林永年却走得磨磨蹭蹭。
没走一会儿,两个就差了老大一截。
林永年看着李老太的背影,心想她该反悔了吧,不然都到民政局了。
发现林永年落后了一大截,李老太停下脚步回头。
林永年松了一口气,来了,来了,反悔了。
他就知道这老太婆是吓唬他拿乔的,不敢真跟他离。
“行了,回吧。”林永年虎着脸转身,眼神却难掩得意。
都是这么多年的夫妻了,既然她都反悔了,那他也不跟她计较,不寒碜她了,也给她留点脸。
李老太:“回什么回?你个老东西平时走路不是挺快吗?今天走路咋磨磨蹭蹭的,跟脚底粘了胶一样。再磨蹭,民政局都该下班吃午饭了。”
林永年:“……”
他没想到李书萍不是反悔了,而是催他走快些的。
他也气到了,背着手加快脚步,走快些就走快些,到了民政局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再反悔,到时候她更丢人。
两人进了民政局,今天不是什么多好的日子,民政局没人结婚,除了工作人员也没别人。
李老太看了看,走到一个窗口问里头的女同志,“同志,离婚能在这里办吗?”
王双看着面前四五十岁左右的大妈怔了一下,她们民政局一个月也遇不到一起离婚的,这个大妈看着也不年轻了,竟然来问离婚。
“对的,离婚也是在这里办。”
“那好,我们办一下离婚。”李老太指着走到自己身后的林永年说。
王双看了一眼后面背着手的大叔,开口劝道:“大妈,大叔,看你们的年龄都不小了,怕是孙子都有了吧。有啥过不下去的,非要闹到离婚这一步?离婚可不是儿戏呀。”
“是她要离的。”林永年指着李老太说。
看看,人家民政局的同志都觉得她这样离婚是儿戏,就让民政局的同志,好好教育一下这脑子不清醒的老娘们儿!
李老太:“我跟他过不下去了,不想再给他一家子当老妈子,也免得以后再被人说是吃闲饭的。”
“一夜夫妻百夜恩,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嘛。”陈慧芳是民政局的副主任,从办公室走出来,听到有人说要离婚,一看还是两位老同志,便走过来劝说。
李老太:“正因为过了这么多年,我已经过得够够的了,所以不想再过了。孩子我都已经养大了,我作为母亲该尽的责任,我已经尽完了,以后我要为自己而活。”
陈慧芳诧异地看着面前的大妈,这个年代很少会有老太太,有这样的思想觉悟。
“你怎么就尽完了?”林永年指着她说,“老二才结婚,老大家的俊俊也才两岁,小玉也还在上学。”
李老太拍着胸口道:“我这个当妈,把孩子养大成人,我的责任我的义务就尽完了。至于他们的孩子,那是他们的责任,不是我这个当奶奶的责任。小玉归我,以后我管,不用你操心。。”
林永年:“那个当奶奶的不带孙子!”
李老太看着他冷笑着反问:“你妈不就没带过?三个孩子全是我一个人拉扯大的,你回到家里也只是当甩手掌柜。我在煮饭,孩子哭了,你都不知道哄一下,还要喊我来。”
自己这是嫁了个什么玩意儿呀?
李老太越说越觉得自己会看上林永年,真的是瞎了眼了。
早些年被他打了还不跑更是脑子进水了!
“……”林永年一噎。
李老太:“谁生的孩子谁带,要不然就别生。”
“大叔。”陈慧芳看着林永年说,“大妈给你生养了三个孩子,也挺辛苦的,有什么矛盾,你这个做丈夫也大度点,先低个头,多哄哄大妈。”
李老太冷笑,“人家可不觉得我辛苦,前二十多年,我要上班,还带孩子,家务活也全都是我。这两个月,我把工作转给二儿子了,人家就说我是在家里吃闲饭的了。”
“他林家这闲饭我吃不起,我也不稀得吃。我有手有脚,在厂里的时候是七级车工,我就信靠我自己的双手,我还吃不上一碗有尊严的饱饭。”
王双和陈慧芳佩服李老太的志气,同时看林永年的眼神也有些鄙夷。
人家没工作了,难道在家里就没做家务了吗?
他怎么能说人家是吃闲饭的呢?
这多让人寒心呢,难怪人大妈要离婚。
“大叔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李老太打断陈慧芳的话 ,“同志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你也不用再说,不用再劝了。这个婚我们今天是离定了!来之前我们都说好了,谁不离谁是狗娘养的。”
“对不对?”李老太扭头嘲讽地看着林永年问,故意激他。
林永年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说:“对,谁不离谁是狗娘养的!”
这个该死的老娘们儿,真当自己不敢跟她离吗?
那就离,看离了之后谁会后悔。
“哎呀,还是不要冲动……”
陈慧芳和王双又劝了一下,但两人离婚的态度都很坚决,两人也就没再劝了。
陈慧芳还帮忙写了离婚协议,写了家里存款的分割,还有孩子的归宿。
还是跟李老太先前说的一样,存款一人一半,儿子归林永年,女儿归李书萍。
走出民政局的时候林永年还有些恍惚,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绿本本,这就真的离了?
李书萍就不是他婆娘了?
“老林两口子还没回来,不会真离了吧?”把洗碗水倒进排水沟里的赵大妈,抬起头看着大院的大门说。
小春妈说:“不能吧,说不定是两口子和好了,去国营商店吃饭了呢。”
“有这个可能。”
邻居们正说着,就看见精神抖擞的李书萍挺着胸膛走进大院,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
接着就是垂头丧气的林永年。
张娇板着脸,阴阳怪气地说:“这个家都没人看得起我,当然是回娘家。”
林永年一脸懵,“老大媳妇儿,你这话怎么说的,这个家谁看不起你了?”
“就是啊。”林成才也跟着说。
赵大妈一听,立刻靠门框吃瓜。
“你和我婆婆。”张娇说,“我跟老大结婚彩礼才多少,下车红包才多少。你们二老给刘琴彩礼888,下车红包200 ,不就是看不起我,觉得我不如刘琴吗?”
“既然你们看不起我,那我就走。”张娇说完,就抱着孩子走了。
现在不借题发挥离开,难道还要留在家里收拾吗?
林国栋怔了三秒,抬脚追了出去,“媳妇儿,你别走。”
他才不待在家里,待在家里要洗碗。
林永年一脸懵,没想到会因为老二媳妇的彩礼和下车红包,把大儿媳给得罪回娘家了。
赵大妈是个明白人,“哟,你家老大媳妇这是想让你们把差的彩礼补上呢。”
林永年皱眉,“家里的钱,给老二娶媳妇儿都花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钱给她补?再说了,这彩礼是她家要的四百,又不是我们提的。”
其实家里还有些钱的,但给老大媳妇儿全补上,他舍不得。
赵大妈:“不管谁提的,差这么多,搁谁心里都不痛快的。有句老话怎么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少,就怕不平均。”
要是搁她公婆,给她的彩礼比给妯娌的少,她也不痛快的,所以她和她妯娌进门的时间虽然差了四五年,但彩礼却是一样的。
林永年:“……”
在新房跟刘琴腻歪了一阵的林建设走出来说:“爸,我大嫂也小肚鸡肠了,你可别惯她。过不了两天,她就灰溜溜的回来了。”
林建设觉得她大嫂就是屁事多,他媳妇儿彩礼高下车红包多关她什么事儿,她还闹起来了。
这不是给他们两口子找不痛快吗?
他大嫂娘家两个嫂子呢,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里能容得下她在娘家多住,多吃半碗饭怕是都要受白眼。
真是头痛,林永年摸了摸头。
“哎呀,你们也别坐着了,赶紧把碗洗了还给我。”赵大妈又催了起来。
林老头抬头看着林建设,后者往后退一步,“那有新郎官儿和新娘子结婚第一天活的。”
赵大妈看得直摇头,这林家的男人都是懒鬼,都怪李书萍把他们照顾得太好了。
一个大院住了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这林家的男人干过家务。
“老林……”
“老林我来拿碗了。”
其他邻居也来要碗了,林老头认命的站了起来。
医院李老太的水已经输完了,“没什么事了,你要是觉得没有不舒服,就可以回家了。”
回家,回家干嘛?回家洗碗收拾吗?
她可没忘记,上辈子林建设结婚,她和小玉两个一直收拾到晚上九点。
林永年几爷子都说忙了一天累坏了,都不动,张娇因为彩礼的事情闹,抱着俊俊回了娘家。
她才不回去呢,那个家谁爱收拾谁收拾。
“我觉得我头还有点晕。”
护士:“那你就再住一晚上观察一下。”
“行。”
林小玉说:“那我留在医院守着您。”
“好。”李老太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脸,还是小棉袄知道心疼人。
林小玉怔了一下,记忆里妈妈最喜欢的一直都是两个哥哥,会抱他们,摸他们的头,还给他们擦汗。
妈妈这么温柔的笑着摸她的脸还是第一次。
碗滑溜溜的,林永年拿不住,洗得慢不说,还摔碎了两个碗,好在摔碎的都是自家的。
“23号院,房子她都已经租好了,明天就搬。”林永年走到凉椅前坐下。
刘琴:“……”
竟然租到房子了,死老太婆运气还挺好。
林建设:“23号院住的人可鱼龙混杂,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听说还住着偷儿呢,住里头的人老丢东西,那里头住的人,可不像咱们院儿这些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那么和善。我妈一个老女人带着我小妹,家里没个男人撑腰,去了准被人欺负。”
“等她受了欺负就知道咱们的好了,用不了多久,准会哭着回来。”林建设抄着手十分笃定的道。
“到时候您老也拿拿乔,可别她一哭,你就心软直接同意她回家了,不然她以后还得犯病。”林建设拍着林永年的肩膀说。
林永年粗声粗气道:“这还用你说。”
李书萍这个好日子不会过的老太婆,非要闹到这个地步,那就让她出去过那苦日子试试。
出去了受了欺负,她才能晓得,家里的日子是有多好,他林永年对她是有多好。
“啊切,啊切……”快走到国营饭店门口的李老太打了两个喷嚏。
“妈,你是不是着凉了?”林小玉关心问。
李老太揉揉鼻子,咬牙切齿,“没有,准是你爸和你二哥在骂我呢。”
林小玉:“……”
“爸,咱们晚上吃什么?”林建设肚子饿了。
林永年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厨房里有米有面,煮呗。”
林建设用手碰了碰刘琴,示意她去煮饭,刘琴老不高兴了,嘴巴噘得可以挂油壶。
林建设又推了推她,她才用力踏着地去了厨房。
林永年皱眉,花那么多彩礼娶回来的,煮个饭还不乐意,也不知道她爸妈是怎么教的。
刘琴用煤油炉子煮了三碗煎蛋面,林建设把面端到堂屋,“爸,来尝尝琴琴的手艺。”
林永年早饿了,拿起筷子就吃,吃了一口就撇着说:“没你妈煮的面好吃。”
刘琴听见这话当即就不高兴了,端着碗坐到林建设旁边,放碗的时候手很重。
林建设也觉得没她妈煮的好吃,但怕刘琴不高兴,还是大口大口地吃着说:“好吃,我觉得比我妈煮的还要好吃。”
林永年:“……”
他舌头怕是坏掉了,分不清好坏。
李老太和林小玉在国营饭店吃了红烧肉,吃完母女二人就去了23号院打扫卫生,院里的人都在自家煮饭吃,也就没打上照面。
房间小,打扫起来快,不到半个小时就收拾干净了。
晚上七点半张家都还没开饭,无他,在鞋厂上班的张大强和张二强加班还没回来。
林国栋抱着儿子俊俊坐在凳子上等着,俊俊摸着小肚子说:“爸爸,俊俊饿了。”
林国栋也饿,“再等一等,大舅舅和二舅舅还没回来呢。”
张娇舍不得儿子挨饿,就跟她妈说:“妈,要不咱们先吃吧,给大哥二哥把饭留出来就是了。”
张母还没开口,张大嫂就尖声道:“大强和老二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那肯定是顶梁柱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开饭,这个规矩不能坏。大宝和二宝不也都等着吗?”
大宝和二宝是张家的两个孙子,一房一个。
“……”张娇一噎,看了一眼两个侄儿,他们刚才是吃了饼干的,她家俊俊可没有。
大嫂给孩子饼干的时候,俊俊眼巴巴地望着,大嫂说就两块了,也没掰半块给俊俊。
她平时也没少往娘家拿东西,她的孩子在娘家却连半块饼干都吃不上,张娇寒心极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