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北岛书屋 > 现代都市 > 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朱元璋陈安无删减全文

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朱元璋陈安无删减全文

南国的红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陈安看着朱雄英,越看这个孩子便越喜欢。虽然不清楚这祖孙二人的来历,但他可以确定,这两人必然不简单。绝对是非富即贵!更难得的是,这小家伙并不跋扈,反而温和谦逊,对小娥都不会颐指气使。足以看出他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这样的孩子,想不喜欢都难。于是给他碗里加了一些蔬菜,笑着说:“多吃点蔬菜,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朱元璋随手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而后一饮而尽。咂摸咂摸嘴,没有昨天的冰镇二锅头好喝。他接着指了指陈安面前的辣椒:“丫头,这东西咱大孙吃不惯,咱可是喜欢得紧,给咱来点!”昨天朱元璋对陈安态度不好,小娥现在还有些耿耿于怀,闻言立马道:“这可是我们家大人的宝贝,不能随便给别人吃!”朱元璋也不恼怒,反而笑呵呵道:“你这丫头,还因为昨天的事...

主角:朱元璋陈安   更新:2025-04-26 15: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陈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朱元璋陈安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南国的红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陈安看着朱雄英,越看这个孩子便越喜欢。虽然不清楚这祖孙二人的来历,但他可以确定,这两人必然不简单。绝对是非富即贵!更难得的是,这小家伙并不跋扈,反而温和谦逊,对小娥都不会颐指气使。足以看出他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这样的孩子,想不喜欢都难。于是给他碗里加了一些蔬菜,笑着说:“多吃点蔬菜,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朱元璋随手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而后一饮而尽。咂摸咂摸嘴,没有昨天的冰镇二锅头好喝。他接着指了指陈安面前的辣椒:“丫头,这东西咱大孙吃不惯,咱可是喜欢得紧,给咱来点!”昨天朱元璋对陈安态度不好,小娥现在还有些耿耿于怀,闻言立马道:“这可是我们家大人的宝贝,不能随便给别人吃!”朱元璋也不恼怒,反而笑呵呵道:“你这丫头,还因为昨天的事...

《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朱元璋陈安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陈安看着朱雄英,越看这个孩子便越喜欢。
虽然不清楚这祖孙二人的来历,但他可以确定,这两人必然不简单。
绝对是非富即贵!
更难得的是,这小家伙并不跋扈,反而温和谦逊,对小娥都不会颐指气使。
足以看出他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
这样的孩子,想不喜欢都难。
于是给他碗里加了一些蔬菜,笑着说:“多吃点蔬菜,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
朱元璋随手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而后一饮而尽。
咂摸咂摸嘴,没有昨天的冰镇二锅头好喝。
他接着指了指陈安面前的辣椒:“丫头,这东西咱大孙吃不惯,咱可是喜欢得紧,给咱来点!”
昨天朱元璋对陈安态度不好,小娥现在还有些耿耿于怀,闻言立马道:
“这可是我们家大人的宝贝,不能随便给别人吃!”
朱元璋也不恼怒,反而笑呵呵道:“你这丫头,还因为昨天的事生咱的气啊?”
刘师爷笑道:“谁对我家县令大人态度不好,小娥就生谁气!”
小娥闻言俏脸一红,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没事的小娥,黄老爷子是客人,咱们总要有待客之道的。”陈安拍拍她的肩膀,然后把辣椒酱放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迫不及待,立马将羊肉裹满辣椒酱,然后送进嘴里。
与强烈灼痛感一起弥漫开来的,还有一丝奇特的香味。
就是这个味道!
太熟悉了!
跟昨天吃到的差不多!
朱元璋不禁大快朵颐起来,若是没有陈安在场,估计他都要大喊过瘾了。
陈安盯着朱元璋看了半晌,而后缓缓开口:“黄老爷子,想来你不是做生意的吧?”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眯,放下手中筷子,“哦?为什么这么说?”
“从您说话的习惯,还有一举一动中看出来的。”
陈安喝了口酒,继续说:“有些身居高位养成的习惯,早已刻进骨子里,是遮掩不了的”
“你小子倒是机灵!”
朱元璋并未反驳,而是点了点头。
只要陈安认不出他是当今皇帝,那什么身份都能用。
反正黄老爷子的身份都是随口胡诌的。
陈安却是话锋一转,道:“看您这样子,官职应该不小,甚至还是从龙旧臣。”
“我与您孙子投缘,就提醒一句,就您这个性子,还是早点辞官回家养老去吧。”
“你这话什么意思?”朱元璋眉头一皱,反问道。
“你这性子不服输,当今陛下杀心很重,万一你这臭脾气冒犯得罪了,岂不要被砍了?”
陈安解释道:“说实话,你能活到今天,我都感觉是个奇迹了。”
此话一出,朱元璋顿时握紧拳头,恶狠狠的瞪着陈安。
陈安却对此视若无睹,继续说:“知道你们这些老臣忠心,但我也是为了你好,不想看到你这大孙受你牵连。”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缓缓放开双拳。
好么,这小子就这么看自己的?
若不是答应了标儿不动他,今日非砍了他不可!
他平复良久,这才冷声道:“照你陈大人这么说,当今陛下在你心中是个喜好杀人、暴虐无道的昏君了?”
出乎他意料的,陈安竟摇了摇头。
“也许在勋贵、官员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但在百姓眼中,他可是能比肩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
朱元璋闻言彻底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在陈安心中竟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
咱是比肩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
不错,这话咱喜欢听!
他使劲咳嗽几下,险些没压住翘起来的嘴角。
看着陈安的眼神也温和了不少。
陈安抬头,看见因为憋笑而表情奇怪的朱元璋,不禁摇头。
“你这老头还真有意思,我又没夸你。”
“何况你还是权贵,是陛下最深恶痛绝的一类人,不知道你滋滋儿的乐个什么劲!”
“我说的话你要往心里去,权利财富固然重要,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朱元璋收敛笑意,不置可否,给自己倒了杯酒,“小子,咱们不过昨天才认识,还话不投机,你怎么忽然对咱掏心掏肺起来?”
“就不怕我去告诉锦衣卫,把你小子抓进诏狱?”
陈安先是一愣,接着瞬间清醒。
自己是怎么了?
怎的突然说那些话?
想到这,他心中疑惑起来,自己与这黄老头不过相识两天,怎会对他有股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一旁的刘师爷率先反应过来,抢道:“黄老爷子,我家大人与你无冤无仇,方才不过黄粱一梦,什么都没有发生。”
朱元璋捋着胡子,冷哼一声,“是么?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发生?”
“朝廷今年新成立的锦衣卫,专职监察百官,可是无处不在,说不定隔墙有耳,这小子方才说的话早已被锦衣卫给听去了!”
“届时皇帝问罪,他可是要被投入诏狱的!”
小娥一听皇帝问罪,小脸立时被吓得煞白。
陈安连忙安抚道:“小娥,别听这老头子瞎说!锦衣卫可没工夫盯着我这七品芝麻小官,他们的目标都是那些当朝勋贵!”
小娥听得这话,才算缓了口气。
陈安接着指了指朱元璋:“像黄老头子这样的才是锦衣卫的目标,该害怕的是他,而不是咱们。”
朱元璋心说咱会怕锦衣卫?他们见了咱都跟耗子见了猫一样!
他有意扯开此事,便说道:“刚才你说当今陛下比肩秦皇汉武,这马屁有些过了吧?”
不等陈安接话,一旁的朱雄英突然开口。
“皇......皇帝本来就跟他们一样厉害!”
小娥噗嗤一笑,捏了捏他的脸蛋,“你这小娃娃,现在就跟你爷爷学着说奉承话啦?”
朱雄英嘿嘿一笑,不再说话。
陈安看了朱元璋良久,而后起身离开,站在月光下,悠悠然开口。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得国最正者,唯我大明!”
“当今陛下于乱世中崛起,收据天下英雄,勘定四方枭雄,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最终夺得天下,不可谓不英雄!”

朱元璋小时候极为凄惨,贪官污吏横行,逼得老百姓没活路。
老朱家人丁不可谓不兴旺,但等到朱元璋起事时,想找个自家人都没有,几乎全都被那狗贪官给逼得饿死了。
朱元璋能不恨?
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律法,对敢不称职的官吏,严惩不贷。
剥皮实草、凌迟、腰斩、阉割、剁指、断手、砍脚......
都是常规操作。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今年,朱元璋更是专门设立了锦衣卫,监察百官。
如今,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小小县令视《大明律》为无物,玩忽职守?
“咱一路看下来,不管百姓有多穷苦,也没见哪个县衙敢早早散衙,江宁县令为何如此大胆?”
朱元璋怒从心来。
刚刚对江宁县生出的那点好感,顿时荡然无存。
二话不说,一脚踹开了县衙大门。
然而,令老朱更愤怒的是,县衙里居然连个人影都没有。
他踹了县衙的门,都没个当班的来问询。
这下,连原本想劝阻的朱标,都没了话说。
直到穿过正堂,才听到后院一个声音传出来。
“刘师爷,你出去看看,我好像听见有人在踹县衙的大门......”
“不用了!”
朱元璋怒喝,大步踏入。
“咱已经进来了。”
“你就是江宁县的县令?”
朱元璋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烤鸡翅的陈安。
“咦?是位贵客?”
陈安眼力还是不错的,瞧得出朱元璋这一身富商打扮,光是腰间那块玉佩,就价值不菲,是一位兜里有钱的主!
“本官正是江宁县令,不知贵客前来,所为何事?”
“没其他的事,咱就想问一句。”
朱元璋可懒得和陈安废话,劈头盖脸喝问,“你既为县令,可知县衙何时上值,何时散衙?”
“卯时上值,酉时散衙。”
陈安也不计较朱元璋的无礼。
这位老者看样子挺有钱的,只要能做生意,一切都好说。
“那现在是什么时辰?”
“申时,刚过两刻......”
“原来你还知道时辰,那为何早早散衙,带着下人在县衙后院享受?”
“有事升堂,无事散衙,本官这不还在县衙里值班。”
“为何衙门里大小官吏,捕快衙役,一个不见?”
“没事在衙门里干杵着多浪费,全部派下去巡逻了,给百姓修修房屋,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
“还敢狡辩!”
朱元璋气笑了。
这些狗官小吏,不去为祸乡里,强抢民女就不错了。
捕快和衙役给百姓修屋,修成狗官自己的?
打扫卫生,打人还差不多!
“你这老头,我家大人好声好语和你说话,你却咄咄逼人!”
陈安还没说什么,一旁的刘师爷就先生气了。
这人踢了县衙大门不说,对县令大人还一点尊敬都没有!
他板起脸,毫不客气的怒斥朱元璋。
“问东问西,管天管地,你当你是皇帝啊?”
“嘿嘿!真要是皇帝来了,治你个渎职治罪,全家都拉去砍头!”
朱元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一个师爷都如此嚣张,可见江宁县令无法无天到了何种程度!
这样的官吏,有多少他砍多少!
“当今洪武皇帝雄才大略,乃华夏历史上千年一遇的圣主,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比肩唐宗汉武......”
没想到,回应朱元璋的,却是陈安一记响亮的马屁。
拿老朱和唐太宗汉武帝放在一起?
这可正好挠到了朱元璋的痒处。
“圣上杀伐果断,最是赏罚分明,断不会因为一点点谗言,就滥杀好官。”
陈安不傻。
心里再怎么不爽在老朱手底下做官,再怎么吐槽老朱晚年的残酷手段,嘴上对外人不能说出半点来。
况且,朱元璋把蒙元赶回草原,建立大一统王朝,也的确是位雄主。
陈安夸几句,也是发自内心,没有一点虚假的。
当着外人的面,多夸夸总没错的。
“老丈初来江宁县,对本县的情况不了解,莫要大惊小怪。”
“请坐。”
江宁县里应天府不远,勉强算得上是天子脚下。
陈安能安安稳稳的苟住一年,靠得可不光是技术和一些小聪明。
“敢问老丈贵姓,是来做生意,还是走亲访友的?”
“咱姓黄。”
朱元璋听了刚才几句陈安夸他的话,勉强有了点耐心和陈安多说几句。
“你刚才说的对,皇帝不滥杀好官。”
“但是,你一个县令,在当值的时候不坐堂,反而带着师爷和婢女躲在后院烤肉吃,你能算好官?”
“要不说黄老爷您刚来江宁呢!您等会儿去外面随便拉个人问问,有谁不说我们县令是江宁的父母官,青天大老爷?”
刚才是陈安夸赞当今天子,现在轮到师爷出马,吹嘘本县县令陈安。
“你说县令大人渎职,那是睁眼说瞎话!”
“下至八岁孩童,上至八十老妪,都知道县令大人尽忠职守,为百姓操碎了心!”
“临近州县,有哪个县的百姓,有江宁县百姓的富足安康?”
“大明的县令若是有我家大人一半,不,一半太多了,只需有我家大人三分才能,大明便是千秋万代的盛世!”
如果说刚才陈安的那几句比肩唐宗汉武,正好是挠到了朱元璋的痒处,让朱元璋心里暗爽。
那现在师爷和婢女的这几句夸奖县令陈安的话语,就是正巧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
“阿谀奉承,奸佞小人!”
“一个县令身边,尽是些溜须拍马之辈,他能是什么好官?”
“咱不用问就知道!”
朱元璋起兵反元,从一个乞丐到九五之尊,他最擅长的不是骑马打仗,而是洞察人心!
在人情世故,看穿人性并利用人性这方面,老朱自信天下第一。
一个县令,甭管他有没有学问,才能如何,身边带的是只会拍马屁的小人,那这个县令就废了!
铁定贪官一个!
“黄老爷不必动怒,若是来做生意的,本县令请你吃烤鸡翅,再用美酒招待......”
陈安是一点无所谓。
第一次来江宁的富商,没什么见识,大惊小怪了点。
等这老头多住几天,他就懂江宁县的好了!
陈安翻动了下手里的烤鸡翅,递过去个。
“刚刚烤好香辣鸡翅膀,来尝一个。”
朱元璋岂能看不出这个县令在转移话题,缓兵之计?
他哪里会上当!
“咱不吃你的烤鸡翅......”
带怒意推开了递来的烤鸡翅膀,正要将陈安拿下。
不料,烤鸡翅散发出来强烈的香辣味,直冲朱元璋的脑门。
“阿嚏!”
一个喷嚏打出,老朱的味蕾不受控制的分泌了大量唾液,问罪的话不由自主的变了。
“好香!”
“你这烤鸡翅,为何味道如此异常?”

陈安接着说道:“他把百姓的户籍和各行各业都定死,还把百姓分成三六九等,蒙元留下来的那点破东西他都学来了!”
“这不是忘本又是什么?还有那个该死的路引制度,百姓们要是没有功名,连县城都出不去,跟坐牢又有什么分别?”
“他在怕什么?怕老百姓推翻他朱家的王朝么?”
陈安说的唾沫横飞。
说实话,朱元璋在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单说推翻暴元统治,恢复汉族天下一事,他就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但明朝确立的许多制度却都十分落后,有些甚至比元朝还要严苛。
归根结底,这病根还是出在朱元璋身上。
见陈安的话语越来越过火,小娥吓得赶忙冲上去,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大人,喝的也不多啊,怎么能喝醉了呢?皇帝陛下管着咱们大明朝的天下,可不是咱们能随便责怪的!”
刘师爷也道:“小娥姑娘所言不假,大人,我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足够了,其他的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而且锦衣卫厉害得很,万一被他们听到,咱们几个就都得进诏狱去了。”
“对!隔壁王大娘也跟我说过,锦衣卫很厉害的,什么话都能听去!”
小娥也附和道。
陈安一听小娥提到王大娘,便道:“让你少去她家,怎么不听话?”
小娥哼了一声:“为什么啊?大人,王大娘人很好的!人家还经常夸你,说你是她见过最好的官了......”
“你为什么就对人家有这么大的意见呢?”
陈安心中叹了口气,心说不是我对王大娘有意见,而是她人称王婆,我可放不下心。
改天得让刘师爷好好查一查,看看这江宁县有没有复姓西门的男子。
若是有的话,有一个算一个,通通发配充军!
要不哪天自己头上多了顶绿帽子,自己都傻乎乎的不清楚。
小娥似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对了大人,老爷和夫人让人送了一封书信,你要不要看一下?”
陈安闻言微微一愣,脑海中出现了两道有些模糊的身影......
记忆中,那对夫妇从小就跟他不亲近,完全没有父母与子女之间该有的亲情。
虽然供他吃喝,供他读书,但那更像是出于责任不得已为之。
陈安来到这个世界一年有余,早就跟原身的记忆融合,不分彼此。
因此原身以前的感情,他也感同身受。
对小娥的感情是真挚的,可对家中父母的感情,却少的可怜。
虽然父母没有打骂过陈安,但他们一直不温不火的态度,和冰冷的表情,让陈安对那个家没有任何留恋。
所以他就离家参加科考。
一直到现在在江宁县担任县令,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在这期间,家中一直杳无音讯。
现在这个时候,家中却突然来了封信,让他觉得很是意外。
“大人,你怎么了?”小娥见陈安发呆,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陈安回过神,笑着说:“没什么,把信给我吧。”
他现在心中也很好奇,自己这对父母给自己寄信,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是重要的事,他们估计也不会想着给他写信。
小娥很快便将书信取了回来。
陈安接过信后,发现并未落款。
他也不在意,撕开信封取出书信看了起来。
信的内容很简短,只有几行,他很快就看完了。
小娥连忙问道:“大人,信中都说了些什么呀?”
陈安笑着把信重新放好,这才缓缓开口:“说你家大人我已经行了冠礼,又做了县令,已经安稳下来,是到了该找一门亲事的时候了。”
“还说近日不少人去家中说媒,他们选了几个不错的,让我尽快回去一趟,挑一个把亲事定了。”
小娥闻言愣了一下,然后垂下了眼帘,眼角竟是微微有些湿润。
不过她抽抽鼻子,很快遮掩了过去。
一旁的刘师爷笑而不语,借故起身离开。
小娥挤出笑脸,说道:“这是好事呀,大人这个年纪,是该婚配了。”
陈安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小娥自幼便跟在他身边,两人算是青梅竹马。
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跟这个俏丽可爱的小姑娘互相扶持着走下去。
但无论是他还是小娥,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两人一直都不曾说破,都享受着暧昧的过程。
陈安来到这个时代,想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
即便他能够放弃一切,不管不顾带着小娥辞官去过日子,小娥也不会同意的。
小娥生在这个时代,尊卑有序已然深入心中。
要是她真的嫁给陈安,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会将会彻底将她淹没。
所以陈安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拖延下去,直到再也拖不过去的那天......
小娥把书信收好,然后沉默着开始收拾桌上的一片狼藉。
她眼角含泪,陈安看的一阵心疼。
收拾完桌子后,小娥又为陈安打来热水。
陈安洗漱完毕,自己下了一会儿棋,便回房睡觉去了。
谁知他刚刚脱下衣服躺到床上,就觉得身旁传来一阵柔软。
还没来得及看看情况,小娥就从他被窝中钻出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
陈安习惯裸睡,因此没有穿里衣,此时近距离接触小娥,觉得一阵热血直冲脑门。
他满脸窘迫,低声问道:“小娥,你跑我床上来做什么?”
小娥脸颊绯红,不敢抬眼去看陈安,低声说:“当然是帮大人暖被窝......”
“天气又不冷,暖什么被窝?快回房睡觉去!”陈安厉声喝道。
小娥原本心中就难过,现在被陈安这么一说,眼泪立马止不住流了下来。
她一把抱住陈安,把脸颊贴在陈安结实的胸脯上。
“大人,你是不是不喜欢小娥?”
陈安大感不妙,一双手僵硬的放在一旁,动都不敢动。
“瞎说什么呢,大人最喜欢小娥了。”
“那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侍寝?”
小娥直勾勾的盯着陈安,“我今年都十六岁了,已经是大姑娘了!别人家的女儿,十四岁就已经有嫁人的了!”
“王大娘还跟我说,你们男人都喜欢年龄不大的......”
陈安无奈道:“跟你说让你少去她家,你还不信你家大人的,你看看,现在学坏了吧?”

朱元璋自然便在其中。
不等那张孙氏接着狡辩,朱元璋怀中的朱雄英便大声开口了。
“你撒谎!孩子根本就不是你的!”
众人的目光立时便被这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吸引了过去。
有人高声问道:“小孩儿,你怎的就知道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了?”
朱雄英略微思索,道:“因为我每次挨打,娘亲也都是这样护着我的。”
他这一句话,瞬间点醒在场众人。
方才张赵氏的反应,不才是一个母亲会做的么?
眼看自己的孩子有危险,不惜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这根本就是天性使然,根本做不得假!
而张孙氏却观望一番后,才后自后觉想要上前。
如此,此案自然便有了决断。
众人此时脸上纷纷露出“你看,我就知道陈县令没毛病”的表情来,对陈安夸赞不已。
陈安亦是隔着人群,向被朱元璋抱在怀里的朱雄英点了点头。
他接着冷声问道:“张孙氏,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孙氏此时再也无法嘴硬,坐在地上自顾自哭了起来。
陈安摇了摇头,心中亦是长出一口气。
他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也在赌。
赌的便是孩子的生母会奋不顾身。
虽然也有例外,但好在他赌赢了。
如此,便皆大欢喜了。
接下来的数桩案子,陈安如鱼得水,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全部判完。
案子之曲折,他断案方法之新奇,都让围观百姓看的不亦乐乎。
甚至于散场的时候,有人还觉得看的不够过瘾。
其实这倒也不是因为陈安多厉害,也不是因为古代百姓多愚昧。
实在是陈安之前所处的时代,早已步入信息化,他看过的离奇案子不计胜数。
在这等信息差的加持下,他在古代百姓眼中,自然如同文曲星下凡一般。
陈安做出最后一桩案子判决的时候,天早已完全黑了下来。
他一拍惊堂木,声音中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激动:“退堂!”
众衙役有节奏的上下敲击手中水火棍,“威武!”
众人还未来得及散去,陈安便一马当先,闪身回到了县衙后院。
自己马上都算加班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衙役们随即将水火棍放好,冲到门房签退以后,便挂上放衙牌子,三三两两回家去了。
围观的百姓们也很少自觉,他们都知道陈安的习惯,在陈安走的同时,也都散去了。
衙门外除了行人,只剩下了朱元璋与朱雄英祖孙二人。
朱雄英嘟了嘟嘴,问道:“爷爷,咱们是要回去了吗?”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不情愿却写到了脸上。
难得出来一次,江宁县又这么热闹,他还没玩够呢!
朱元璋怎能不明白自己大孙的小想法,当即笑道:“咱们先不回去,爷爷一会儿带你去吃好吃的。”
朱雄英立马精神起来,高兴道:“谢谢爷爷!”
与此同时,县衙后院。
月亮已经悄然露头,将柔和的光芒尽情挥洒在大地上。
陈安正坐在屋里,享受着小娥给自己锤捏肩膀。
“舒服,左边稍微用力一些,对,就是这里......”
“小娥,你真厉害!”
陈安半靠在小娥身上,少女幽幽的体香飘荡在鼻尖,让他有些飘飘然。
“那是当然!为了给大人按的更舒服些,我可是专门去隔壁王大娘家学了不少时候呢!”
小娥莞尔一笑,俏脸上写满了骄傲。
“王大娘?”陈安顿时警觉起来,“她家没有姓西门的人去吧?”
“大人问这个干嘛?当然没有了。”
陈安这才稍稍放心,“这就好,不过日后还是少去为好。”
“知道了。”小娥虽然不明白他话中深意,但还是点头答应。
她似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接着道:“对了大人,王大娘家有架织机,我也想要一个,这样就能自己织好看的料子了!”
陈安点头答应:“这有何难?等到大人得空了,就给你做个更好的。”
“大人连织机都会做?”小娥惊喜道。
“这是自然,你家大人无所不能!”陈安拍拍胸脯。
他倒是没说大话,他来到大明之前,是农学院的学生,对这些东西颇有涉猎。
小娥闻言却是俯身在陈安脸上轻轻亲了一下,然后俏脸羞红,飞速跑了出去。
陈安倒是不以为意,嘿嘿笑着大声追问:“小娥,今晚咱们吃什么?”
“涮羊肉!一会儿我备好了喊你!”小娥的声音远远传来。
陈安拈起一块点心,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这朝九晚五、还有美女相伴的日子,当真美得很啊!
过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小娥便在院子里喊陈安了。
忙活了一天,陈安早已饥肠辘辘,立马窜了出去,坐在桌前。
桌上摆的满满当当,但大部分都是些青菜,肉类就比较少了,只有三盘羊肉片,还有锅里一些当做底锅的羊骨头。
陈安立马抱怨道:“小娥,怎么就这么点肉?不是跟你说要多买些羊下水,尤其是羊肚的么?”
小娥轻哼一声,道:“大人还好意思说,就你那点俸禄,要是多买些肉,咱们月底去喝西北风啊?”
“你这小丫头,还学会顶嘴了!”陈安笑道,“小心本大人打你屁股!”
“你来呀!”小娥笑嘻嘻的挺了挺丰满的小胸脯。
见陈安可怜兮兮的样子,她笑意更盛:“大人不高兴啦?厨房还有呢,一会儿吃完我再切!”
“好!我就知道小娥你对大人最好了!”陈安一拍手。
“今天中午没吃你做的饭,心里着实想的紧!”
小娥一听这话,脸颊立时飞上一抹绯红,她略显羞涩的深深望了陈安一眼,便转头去喊刘师爷了。
刘师爷一听有涮羊肉吃,也顾不得给陈安与小娥创造环境,立马便跟了过来。
三人正坐下准备吃饭,不料一道冷哼声从门外传了进来。
“嫌弃朝廷俸禄给的少,那便辞官就是!”
陈安呵呵一笑,“看来又有人来咱们这儿蹭饭吃了。”
刚刚走进院子的朱元璋恰好听到陈安这句话,脸色立马黑了下来。
“小子,你说谁是蹭饭的?”
陈安呵呵一笑:“您不吃,不就不是蹭饭的了么?”

陈安说着说着,见小娥眼眶又有些发红,心里软了下来。
他叹了口气:“罢了,既然你愿意,那今晚就在这里睡下吧,但有一点,你要老老实实的,不许乱摸!”
“嗯!我听大人的!”小娥这才擦擦眼泪,露出笑容。
随后便一把揽住陈安,整个人都贴了上去。
陈安深吸一口气,为小娥拉了拉被子。
此时一阵风动,吹过乌云,将月光遮掩了起来。
应天府,皇宫内。
灯火辉煌,明亮如昼。
不过此时皇宫中的氛围却十分冰冷。
奉天殿中。
大明帝国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此时已经怒火中烧,桌上一切能摔的东西都被他狠狠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当值的宫女和太监们都浑身颤抖着匍匐在地,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因为他们明白,愤怒的皇帝陛下,可是要杀人的。
若是不小心被迁怒到,只怕就要九族不保。
甚至殿外负责值守巡夜的侍卫们,此刻都噤若寒蝉,直挺挺跪在殿门前,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现在都在祈祷一个人的到来......
终于,漫长的煎熬等待后,朱标出现在了奉天殿外,匆匆走来。
路上的侍卫和太监们看到朱标到来,个个都长出一口气。
救星终于来了。
朱标是个仁厚的太子,无论对任何人,始终都是和和气气,也从不随意责罚宫女太监等下人。
最重要的是,他和马皇后是唯二能劝慰朱元璋,让朱元璋消气的人。
马皇后身体抱恙,在寝宫休养,此刻能站出来的,也只有朱标了。
朱标还未走进奉天殿,便听得殿内不时传来物品碎裂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朱元璋愤怒的咆哮。
他并未急着进去,而是看了一眼跪在旁边的毛骧。
毛骧一看见朱标,顿时激动道:“太子爷,您终于来了!您快些进去劝劝陛下吧,陛下年事已高,实在不能这样生气啊!”
朱标微微颔首,毛骧虽然被群臣咒骂,但归根结底是为皇家办事,因此朱标的声音也带了些关切。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爹怎么发了这么大的火?”
“臣也不清楚......陛下晚上去了趟江宁县衙,待了大概半个时辰,然后就冷脸抱着长孙殿下出来了,等到把长孙殿下送下,陛下就在殿中发起火来了。”
“孤知道了。”朱标叹了口气。
没跑了!
能把自己老爹气成这副模样的,除了那江宁县令陈安,不会再有第二个人!
也不知道那小子究竟说了什么,竟然把自己老爹气的这样失态。
他推门走进大殿,躲开迎面飞来的一个茶壶之后,面带笑容的走到朱元璋身边。
“爹,怎么突然生了这么大的气?您老年纪不小了,不能这样生气!”
殿内跪伏在地的太监宫女听到朱标的声音,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朱标来了,他们总算是有救了。
果不其然,朱标立马说道:“你们怎么伺候的陛下?都滚出去!过后孤再狠狠的罚你们!”
太监和宫女们一听此言,个个都如释重负,立马退出了奉天殿。
朱标这才为朱元璋倒了杯茶,说道:“让儿子猜猜,是不是江宁县那个县令陈安惹的您?”
“八成是这小子胡言乱语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吧?您等着,我马上让人把他抓回来问罪!非得狠狠教训他一顿替您出气不可!”
朱元璋摆摆手:“你小子把咱当成小孩了?说这些哄人的话!再说朝廷官员,怎能随意抓捕?”
朱标闻言愣了一下,心中泛起一丝疑惑。
按自己老爹的脾气,甭管是什么人,只要惹了他,他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
统统先抓了再说。
可今天是什么情况?自己老爹竟然会宁愿生闷气,也不愿抓人问罪?
自己老爹固执得很,当然不会突然变了性子。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老爹跟自己一样,对那小子有股莫名的好感!
但他现在最疑惑的,还是陈安那小子到底说了什么,才能让自己老爹这么生气。
他再次问道:“爹,那陈安到底说了什么,才惹得您气成这样?”
朱元璋听闻此言,心中怒火再次烧了起来,但看见桌上已经没有东西可摔,他这才强行压下怒火。
重重的哼了一声,道:“这小混蛋竟敢这样编排咱,等咱抓住他的把柄,非得打得他哭天喊地!咱是大明的皇帝,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竟然敢说咱忘本!”
“最可气的是,还给雄英讲了个故事讽刺咱是恶龙,真是反了他!咱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大的气!”
朱元璋气的脸色通红,一脚把椅子踢飞,大口喘着气。
朱标倒吸一口冷气,他没想到,陈安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这么说自己老爹。
这小子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不过能把自己老爹气成这样还没被砍的,普天之下,大概也就只有陈安一人了。
朱标立马皱眉,怒道:“陈安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对您不敬!”
“爹,您老等着,我马上带人去江宁县把他抓回来,他这样无君无父,就算再有才能,也不能用,应该尽早除掉!”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标心中想的是什么。
若是真的想杀陈安,是不会把才能两字说的这么重的。
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顺着朱元璋,想要哄他消气。
朱标身为朱元璋嫡长子,当然知道此时更加不能忤逆朱元璋,否则一定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到时可就谁都救不了陈安了。
所以想救人,就要先让朱元璋消气。
不过朱元璋气归气,倒是真没有想杀陈安的心。
虽然陈安那番忘本的话把他气的半死,但他同样夸过自己是比肩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
就看在他是个为百姓办事的清官份上,饶了这小子一命吧。
朱元璋想到这里,怒火已经平复了大半。
他也不拆穿朱标,而是摆摆手:
“罢了,还是不要再提这个小兔崽子了!”
他接着冲殿外大喊:“毛骧,给咱滚进来!”
一直跪在殿外的毛骧立马一路小跑进了奉天殿,跪在朱元璋面前听命。
朱元璋冷声问道:“咱命你去做的事,现在怎么样了?”
毛骧立马道:“回陛下,臣已经派人将那峡谷都给摸清楚了!”
“里面并非是白莲邪教......而是一群天花病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