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叶青的女频言情小说《朱元璋叶青的小说大明第一贪官》,由网络作家“朱元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妹子,”“你的意思是,这个雁门知县叶青,在自己的考核自评上写这么些糟心事,并不是真的自首求死?”“他是别有用心?”马皇后只是欣慰一笑道:“事关朝政,臣妾不便多言。”马皇后的这句话,朱元璋是完全明白的。后宫不得干政六个字,是大明立国就有的规矩。马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自然是要做出表率。可她虽然不干预政事,但她却要督促她家重八不得犯错。很明显,这就是在暗示他朱元璋把这份看似找死的自评奏折,往朝政方面去想。朱元璋何许人也?他就是一个冲动就无脑,可一旦冷静下来,就聪明得让人害怕的主!再加上一个细心的马皇后在旁边提点,他还不一点就通?“咱明白了!”“他是想用这个方法,引起咱的注意!”“他一个边关七品县官,无法直达天听,只有用这种办法引起咱的注意...
《朱元璋叶青的小说大明第一贪官》精彩片段
“妹子,”
“你的意思是,这个雁门知县叶青,在自己的考核自评上写这么些糟心事,并不是真的自首求死?”
“他是别有用心?”
马皇后只是欣慰一笑道:“事关朝政,臣妾不便多言。”
马皇后的这句话,朱元璋是完全明白的。
后宫不得干政六个字,是大明立国就有的规矩。
马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自然是要做出表率。
可她虽然不干预政事,但她却要督促她家重八不得犯错。
很明显,这就是在暗示他朱元璋把这份看似找死的自评奏折,往朝政方面去想。
朱元璋何许人也?
他就是一个冲动就无脑,可一旦冷静下来,就聪明得让人害怕的主!
再加上一个细心的马皇后在旁边提点,他还不一点就通?
“咱明白了!”
“他是想用这个方法,引起咱的注意!”
“他一个边关七品县官,无法直达天听,只有用这种办法引起咱的注意。”
“这些奏折最先去的可不是咱的御书房,咱也不是第一个看的人!”
“最先去的地方是中书省,第一个看的人是胡惟庸!”
“......”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的分析之后,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当前朝局可以说是暗流汹涌,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
而且淮西集团的优势还越来越明显,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但淮西勋贵们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可以说是到处抢地盘,巴不得所有大明地方官都是他们的人。
原因无他,
被他们笼络的大明地方官越多,相权在皇权面前就更说得上话。
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地方官都已经明里暗里的,加入了淮西阵营。
不论是本身就有贪腐之心,还是惧怕权贵,他们都只有加入。
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拒绝淮西橄榄枝的人,必定就是一片丹心昭日月的人。
与此同时,也是他朱元璋真正该拉拢重用的人!
而这位远在边关的七品县官,很有可能就是这么一个不趋炎附势的地方官!
他想要直达天听,可上面却有知州、知府、布政使,以及无法跨过的中书省宰相!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要直达天听,办法就只有一个。
那便是‘铤而走险’!
一个拒绝淮西橄榄枝的人,借着考满之机,写这种激怒他朱元璋的奏折,中书省必定不会扣留。
不仅不会扣留,还会原封不动的送到御书房,生怕他朱元璋看不到。
如此一来,直达天听的目的就做到了。
至于最终结果,就看他朱元璋的心情了。
很大可能会火气上头,如他所愿,直接赐死!
当然,
也有可能考虑到这一层意思,主动派人去找叶青询问情况!
想到这里,朱元璋立马就抓住了马皇后的手。
这一刻的朱元璋,只觉得这只四十一岁的手,就是天下最嫩的手,宝贝得不得了。
朱元璋紧握马皇后的手,笑着说道:“还是咱家妹子细心,咱差点就铸成大错,错杀良臣了。”
马皇后也是突然少女羞泛滥,一把抽出自己的手道:
“你最大的好,就是听劝。”
“不管是不是忠臣贤良,先去调查一番再做决定总是好的。”
说着,马皇后又看着朱元璋,语重心长道:“重八,你要记住了。”
“大明立国也不过六年,你的皇位还没有完全稳当。”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你掌握着世人的生杀大权,但也千万不能滥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趋炎附势的小人很多,但忠臣贤能也不少。”
“小人要用,但忠臣才是你要拉拢的对象!”
对于马皇后的‘敦敦教诲’,朱元璋还是很受用的。
他点了点头:“咱听妹子的,咱这就派人去暗查。”
“宣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毛......”
马皇后的眼里,
正在下令的朱元璋,直接把自己吓得呆在了那里。
“重八,你怎么了?”
“别不是已经派毛骧去杀人了吧!”
朱元璋只是缓缓转头看着马皇后,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
他的妹子就是懂他呀!
下一瞬,常备在某个角落的鸡毛掸子,就出现在了马皇后的手里。
“哎哟哇!”
“你这婆娘,怎么跟个母夜叉似的?”
“他还没走远,来得及,来得及啊!”
“......”
下午,
应天城金川门外官道上,
富商夫妇打扮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在一众镖师打扮的护卫陪同下,追上了毛骧等人。
就这样,他们拉着好几大车货物,踏上了去雁门县的官道。
对于朱元璋他们的突然驾到,毛骧也很是好奇。
说好的让他直接去赐死就完事,怎么又要亲自带队去暗查呢?
但转念一想,他又立马想通了!
朱元璋说一套做一套,早就已经不足为奇了!
指不定就是为了演给胡惟庸他们看的呢?
想到这里,
头前开道的毛骧也就不再多想,只是安心赶路。
其实,朱元璋和马皇后亲自去雁门县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毛骧想的那么复杂!
本来朱元璋是想写封密旨,让毛骧密查就完事的。
但马皇后却想出来旅游了!
大明开国六年,他们两口子就分工苦干了六年,愣是没有放过一天假。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沿着徐达当年北伐的路线走一走,看一看北方百姓的疾苦。
既亲身考察了北地民生,又调查了叶青上书求死的真相,还顺便出来散了心。
最主要是的,她很多时候都可以从旁提醒朱元璋,以免错杀良臣!
至于朝中事务,直接交给实际上的大明副皇帝朱标就成!
近一个月后,
雁门县界碑前,
头前开道的毛骧,突然就一下子勒停了胯下黑马。
而他的身后,
不论是拉着贵重货物的马车,还是载着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豪华马车,也都先后跟着来了个急刹车!
“你们知道老子是谁吗?”
“你们就敢给老子上枷锁?”
“要想活命的话,就赶紧给老子松开!”
“......”
所有将士的眼里,这位已经被逮捕的北元探子头目,可以说是非常有胆识,他居然一个人威胁在场的几百人!
关键是就他这中气十足的样子来看,还真就像是他有一人威胁几百人的底气一般!
而他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唬住在场众人,还更加的佐证了他北元探子头目的身份。
对特工队长来说,他这样的行为就是探子被抓后的最后一搏!
当然,也可以说是狗急跳墙,以及死马当做活马医!
他们抓了这么多探子,还真就见识过这样的人。
被抓之后,说自己是皇亲国戚的还真不少,还各个都说得真挺像那么回事。
起初,他们还有那么几次被唬住,还想办法去打听求证。
时至今日,这种为了能多活两天,或者为了拖延时间的伎俩,对他们这些特工来说,已经完全没用了。
不仅没用,还会得到更加特殊的待遇。
特工队长走到朱元璋面前,拿出开枷锁的钥匙道:“我告诉你,我们抓的皇帝陛下,都起码有三个了。”
“说说看,你又准备冒充谁?”
听着这么一句话,早已气得吹胡子的朱元璋,直接就瞪大了眼。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这些北元探子竟然还敢在被抓了之后,冒充皇亲国戚不说,还冒充他朱元璋。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很快就想通了。
就探子这个行当来说,不论是哪国的探子,被抓到之后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既然都是死路一条,那就没什么不敢的了。
别说冒充他朱元璋来唬人,就算是冒充神佛转世,也都干得出来。
很明显,他只要一说自己是朱元璋,不仅不会有人相信,就连让人去求证都做不到。
他必定会被当成是那种为了多活几天,就随便张嘴就来的人!
如此一来,还更加坐实他‘北元探子头目’的身份!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把自爆身份的念头,暂时给压了下去。
可也就在此刻,特工队长直接就开了他的枷锁道:“你那么有精神?”
“还有一个人威胁几百人的气势?”
“那我给你换个重点的枷锁,看你还能跳得多高!”
很快,一块全实木包铁边的枷锁,重新套在了朱元璋的脖子和双手上。
朱元璋感受着这明显加重的重量,眼睛直接就变得猩红了起来。
此刻吐气如牛的朱元璋,脑子里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这些人全部剥皮实草了,再把让他遭受如此屈辱的叶青给剁碎了喂狗!
什么别有深意的自我举报信?
什么‘贪财为民’的父母官?
这所有的一切,在让皇帝老子戴枷锁的罪责面前,全都是浮云都不如的狗屁!
这样的人留着过年再死,都是他朱元璋的罪过!
他必须现在就摊牌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必须麻溜的出了这口恶气!
尽管现在他处于绝对被动,但他也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
可也就在他准备自爆身份之时,却迎来了马皇后一声极具暗示意义的咳嗽声。
不仅如此,还在用眼神暗示他!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默契,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就她这样的眼神微动作,朱元璋一看就明白,是要他赶紧平静下来,千万不能让愤怒冲昏了头脑。
这个突发情况,让她来处理就好。
马皇后一个眼神让朱元璋消停之后,就立马看向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
马皇后还算客气的说道:“这件事情,确实是误会,但我们也理解你们宁可抓错,也不敢放过的心境,所以不做反抗,配合你们。”
“可不可以把他们二人的枷锁取了?”
对于马皇后的处理,毛骧直接就瞪大了眼睛。
万万没想到啊!
这位聪明睿智且细心的皇后娘娘,就是这么处理这种突发情况的?
这是放弃抵抗了?
但转念一想,他们的皇后娘娘,绝对不会是真的放弃抵抗,一定有她的深意。
一定是他这个气得上头的武人,忽略了什么细节。
想到这里,毛骧也不再说话,只是戴着枷锁,一双看着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的眼睛,尽是如刀锋一般的锐利。
他想着,如果这些人敢真的对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不利,这幅枷锁也控制不住他。
对他毛骧来说,只要不穿琵琶骨,一切束缚就都是浮云!
如果真的打起来,虽然他也不能做到全身而退,但他绝对可以做到‘擒贼先擒王’!
也就在此刻,
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看着非常冷静的马皇后,也是直接就重视了起来。
这还是第一回见如此沉着冷静的女探子!
甚至他们都开始怀疑了起来。
“北元女人有这心理素养?”
“北元女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说出如此滴水不漏的话术来?”
“......”
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的眼里,现在还尽是不可思议。
他们是真的不相信,北元居然有如此优秀的女人。
说话真的是滴水不漏啊!
就那么短短的一句话,有了表示顺从的意思,还有将他们一军的意思。
字里行间就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北元探子,还明说是他们抓错了人,而她却选择了大度与理解。
不论是语气,还是整句话连起来的意思,错的都是他们这些执法者。
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只是对视一眼,也默契的点了点头。
特工队长淡笑道:“他们二人武功高强,戴个枷锁也没什么大事,又不是穿了琵琶骨。”
“至于你,不上刑罚,带走!”
很快,他们就成为了大街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好几十个披甲士兵簇拥着,两个男子戴着厚重的枷锁,唯有中间的中年妇女则是一身轻松。
毛骧是真的万万想不到,他这个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还有戴着枷锁的一天。
朱元璋更是万万没想到,他当了皇帝老子之后,还有在众目睽睽之下披枷戴锁的一天。
朱元璋的内心,真的是愤怒到了极点。
胸中的那团火,就像是快要爆发的活火山,但也终究是没有爆发出来。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只知道他家妹子这么做,一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或许他现在因为正在气头上,暂时没有想明白他家妹子这么做的理由,但他就是这么无条件信任他家妹子。
他们两口子什么风浪没经历过,这种场合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场合。
他之所以刚才反应那么大,也只是当惯了人上人,一时之间难以接受罢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再次看了一眼他家妹子,紧接着就在深呼吸一口气之后,暂时咽下了这口没有哪个皇帝可以咽下的气!
也就在此刻,
特工队长见他们已经在大军的押送下,走在了去往大牢的方向,他也快马往县衙而去。
他要把今天的事情,快速汇报给叶青。
尤其是这个让他相当‘重视’的中年妇女,实在是太不像北元女人了!......
“你这人怎么走路不长眼啊?”
大街之上,
一名长得五大三粗,且满脸络腮胡的大个子,差点被撞翻在地。
稳住身形之后,他冲着与自己撞肩而过,却不作停留的中年男子,就开始咆哮式的斥责了起来。
可就当中年男子回头看着他的时候,只是瞬间的眼神对视,他就立马怂了。
事实再一次证明,就算朱元璋不穿龙袍,不穿盔甲,只穿一身象征着有钱且低贱的富商衣服,那骨子里的气质,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饶是长相就适合当刽子手的大个子,也承受不了朱元璋的怒目凝视。
当然,朱元璋也不会和这种小老百姓过多计较,只是用眼神让他闭嘴之后,就继续开始走路带风。
朱元璋的身后,马皇后和毛骧紧赶慢赶的跟随着。
“老爷这是怎么了?”
毛骧一边跟随,一边问一旁的马皇后道。
马皇后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让跟着他就好。
其实,马皇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毛骧这个问题。
自从朱元璋从赌坊三楼下来之后,就开始一言不发的往前走,他们就这么一直跟随着。
早已把《雁门商旅指引》背下来的马皇后只知道,她家重八是在往城外去,就像是故意把他们俩带到城外去一样。
其实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朱元璋现在就是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只是残存的理智告诉他,城里人多眼杂,不便于他说一些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狠话。
他得把马皇后和毛骧引到城外去,才能无所忌惮的发泄心中对叶青的不满。
也才能以皇帝的身份告诉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而他们的身后,紧紧跟随的特工分队长,以及负责监视围捕朱元璋他们的其他特工,也是眼睛死死的看着他们的同时,在人群中穿梭着。
这些特工都是军中精英出身,都是脑瓜子聪明的主!
再加上他们对本地的熟悉,只是从路线分析就知道,那个被高度怀疑是北元探子的头号嫌疑犯,正在往城外去。
也正因为知道他在径直往城外去,这才让他们有些拿不准眼前嫌犯的目的。
“这人怎么回事?”
“从他在赛贵妃会所和雁门赌坊的打听来看,目的可以说是相当的明确,他打听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了解叶大人的所作所为。”
特工分队长只是眼睛那么一眯,目光深邃道:“一定是北元统帅王保保的吩咐,他需要尽可能的了解叶大人,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这个王保保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侥幸打了一次胜仗,就敢盯上我雁门军镇!”
特工分队长说到这里,就立马想起了发生在近几年的事情。
洪武三年正月,大明皇帝朱元璋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李文忠副将,汤和为冯胜副将,出兵进攻北元。
第一次北征,明军大获全胜,将盘踞东北的元帝爱犹识理达腊,和盘踞陕甘方面的元将扩廓帖木儿,驱赶到了和林以北地区,暂时减轻了明朝北边压力。
可到了洪武五年初,塞外各地的北元势力,经过休养生息之后,就再次活跃了起来。
东自开元,西至甘肃、宁夏北部以及各塞要地,均为北元所控制,且不断南犯挑衅。
唯有雁门关军镇,他们不敢侵扰!
主要是雁门关军镇给他们的消息,实在是太过诡秘了!
每次派来的探子,都是羊入虎口一般,根本就有去无回,他们什么消息也拿不到!
人都是这样,因为无知,所以恐惧!
因为恐惧,所以不敢轻易冒犯雁门关军镇,这也让叶青所管辖的雁门县,成为了北境难得的祥和之地!
可也就是去年初,大明皇帝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5万人,分三路出征,开始洪武第二次北伐之战!
只可惜这一战却不像一次北伐一样,全部大获全胜。
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
总的来说,第二次北征以失败告终!
对明军来说是失败了,但对于被徐达打得逃了这么多年的王保保来说,却无异于一次巨大的鼓舞。
或许是因为侥幸战胜了徐达,使得他有些膨胀,竟然真的把主意打在了雁门关军镇上。
也就是近半年来,王保保可以说是派了不下一百队探子进城。
你叶青不是会抓探子吗?
那他王保保就给你来个人海战术!
只要有一队人马成功打探到消息回去,那就是他王保保的胜利!
基于这样的局势,雁门县的特工们真就是宁可抓错,也不可放过!
他们宁愿抓错了事后赔偿,也不愿意放过一队真正的北元探子。
这些特工都出自军中精英,他们明白雁门关的重要性!
雁门关一旦被攻破,遭殃的就不仅仅是这座已经富裕起来的边城了。
也就在此刻,
他们跟着朱元璋一路出了城。
“这人也是奇怪,按理说,他了解完叶大人之后,就该回酒店和同伴汇合才是!”
“这径直往城外去,是几个意思?”
特工分队长没有立马回答,只是看着那横冲直撞的背影,一边跟随一边认真思考了起来。
终于,他想到了这位探子头目的目的。
很明显,他就是为了在人少的城外,对他的左膀右臂下达接下来的指令,也是不适合被其他跟班知道的指令。
不得不说,特工队长真就猜对了一大半。
朱元璋之所以用最快的速度出城,除了无所顾忌的发泄之外,就是要对马皇后和毛骧,说点不适合被其他护卫知道的悄悄话。
他们到了城外之后,特工们和他们的距离就更远了。
他们只是保持着一个只能目视,却听不到说话的距离。
没有办法,城外人少,要是跟近了的话,迟早会打草惊蛇!
当然,现在是否能听清他们说话,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他们都是要被逮捕的人!
突然,朱元璋停下了脚步。
马皇后随着他的目光看去,立马就有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叶青赶到工地之时,已经是巳时过半。
这个时候的太阳正准备发威,虽然还不至于像大中午的太阳一般猛烈,但一直站在太阳底下,也还是会流不少的汗。
只是站在太阳底下都要流汗,更别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了。
只不过雁门县的农民在这个时候,不是已经回了自己的家,就是进了田间的草棚休息。
在雁门县辖区之内,几乎看不到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的老农。
仍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只有这条正在赶工的雁门县军用官道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身着囚服的劳改犯,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面朝沥青,背朝阳’!
“累死我了!”
“干不动了,我实在是干不动了。”
“陛,老爷,您赶紧来休息会儿,您要是累出了毛病,我就罪过大了。”
已经满头大汗且一身黑渍的毛骧,坐在地上,是一边大喘气,一边狂灌为他们准备的‘特苦青蒿水’!
毛骧喝着早已放凉的特苦青蒿水,表情是一脸的嫌弃,但那狂灌的架势,却早已超过了喝御酒的架势。
他确实是武功高强,如果是战场杀敌,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可修路劳改和练武功,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别说毛骧了,就是无敌的常遇春来干一天,也会累得够呛!
也就在此刻,
满脸黑渍的八十八号囚犯朱元璋,走到毛骧的面前,也是从桶里弄了一碗清凉解暑的特苦青蒿水。
都混到重体力劳改的地步了,他也就不在乎这么多的土碗,到底都是哪些人喝过的了。
再者说了,他以前吃的苦头,可比这特苦青蒿水苦得多得多。
这廉价无比却又解暑消渴的青蒿水在他看来,就跟喝浓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毛骧看着朱元璋受这罪,也是恨得牙根直发痒:“这个叶青,居然敢让您干这种苦差事。”
“别让我出去,我出去之后,非整死他不可!”
朱元璋看着恢复了些体力,又开始口头上杀叶青的毛骧,也是欣慰又想骂。
欣慰的是毛骧对自己的一片忠心,还是值得肯定的。
而之所以想骂他,只是因为他还太嫩,就这么把喜怒全放在脸上,不是什么好事,更无法委以更大的重任!
还得跟着他好好历练才行!
但也不能完全责怪毛骧,这叶青也确实气人啊!
如果不是考虑到叶青不认识自己,如果不是考虑到是自己各种打听的行为引起误会在先,如果不是考虑到他叶青抓北元探子也是为了保家卫国,他早就挑明身份砍人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他根本就不会给这么一个机会。
现在的朱元璋,只希望他家妹子能尽快接触到叶青,尽快解除这个误会,最好是在他忍无可忍之前。
否则,他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其实,就朱元璋这冲动易怒的性格,一般情况下,他是绝对不可能忍受到现在的。
也就是他家妹子的叮嘱时刻在心头,他才强压怒火,以大局为重。
为了让自己不发火,他甚至还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那就是尽可能的去发现叶青的好。
还别说,在这里劳作这么半天,他还真就发现了许多值得朝廷工部学习的地方!
朱元璋坐在毛骧身边道:“出门在外,咱也当你是晚辈了。”
“你小子怎么就不知道多学学老子?”
“咱在家里也长期发火,但出门在外就一定要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切莫让人通过你这张脸上的喜怒看透了你。”
“你要是一直这么沉不住气,咱以后怎么委以更大的重任?”
毛骧被一顿教育之后,可以说是态度极好,心里也尽是感恩戴德。
皇帝老子把他当晚辈和学生教育,可是祖坟冒青烟都要不到的荣耀啊!
朱元璋见毛骧恢复平静后,就立马指着这些还在劳作的,长得就凶神恶煞的劳改犯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重罪劳改犯,虽然干着重体力活,但却没有任何的怨言。”
毛骧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看去,也是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其实不只是朱元璋,任何人都是这样,一旦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就都会睿智许多。
毛骧的眼里,这些重罪劳改犯虽然汗流浃背且眉头紧皱,但做起事情来,却是毫不拖泥带水。
从他们的脸上,甚至看不出一丝想要趁机逃跑的苗头来!
与此同时,他又想到了近年发生在凤阳的事情。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不久,便兴致勃勃的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凤阳营建中都。
可结果却是一大批贪官中饱私囊,倒卖材料,克扣民夫饷银,以至于他朱元璋的家乡还造起了反。
这件事情虽然被快速镇压,但也重重的打了他朱元璋的脸。
凤阳出了个朱皇帝,却逼得家乡父老造了反?
朱元璋是越想越气,直接就把涉案贪官全部剥皮实草或抽肠处死。
至于他们的家眷亲族,最低都是满门男丁抄斩,女眷各种到处发配。
毛骧现在都还记得,他那段时间光是忙着抄家,都累得个半死!
想到这里,他再看眼前的景象之时,一种强烈的对比,立马就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
同样是贪官搞工程,怎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呢?
京城的贪官,逼得朱元璋的老乡造反!
而这位边城的七品贪官,却能让这些各地发配来的重犯,心甘情愿的干苦力!
想到这里,毛骧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立马就想到了。
毛骧虽然恨死了叶青一滩血,但也不得不承认叶青这方面做得好。
毛骧不大情愿的夸奖道:“老爷还记得凤阳贪腐案吗?”
“那可是逼得皇帝的老乡造了反啊!”
“都是贪官,但这个叶大人却从来不克扣这些人的待遇!”
“我现在算是明白我们为什么早上要吃大肉了,是为了不至于干苦力身体发虚,从而影响工期!”
“瞧瞧这青蒿水,虽然又苦又廉价,但人家却管够。”
“不说多好的待遇,但最起码人家叶大人当这些劳改犯是个人啊!”
“......”
一系列的夸赞之词,从恨叶青到骨子里的毛骧嘴里吐了出来。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能大方的夸‘仇人’,也是一种不错的成长。
只是他也十分不满意,一句‘你他娘的夸叶青就夸叶青,提皇帝的老乡造反干嘛’,愣是到了嗓子眼,却没有说得出口。
气得眼睛发红的朱元璋,抬起手就准备给毛骧开个窍!
可却在此时,一名狱卒直接就提着皮鞭跑了过来:
“还聊上了是不?”
“偷懒是不?”
“那边的沥青,赶紧去抬过来!”......
朱元璋死死盯着的那个位置,此刻不仅没有了马车,就连掀起来的烟尘都已经完全消散了。
但在他朱元璋的眼里,那辆规格超过皇后凤辇,仅比他的皇帝龙辇少一匹马,除了没有雕龙装潢,便从头到尾都比龙辇豪华的马车,依然在那里挥之不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就是象征性的比皇帝龙辇低一个档次。
也从这仅是象征性比龙辇低一个档次的马车,就可以看得出来,它的主人也只是对皇帝报以象征性的尊重。
“不对,”
“就连象征性的尊重都没有,甚至还对咱这个皇帝有诸多瞧不上的地方!”
也就在此刻,他想到了其他劳改犯对‘脑残粉’三个字的解释。
脑残粉三个字之所以可以在雁门县流行,主要是叶青以前经常骂从应天府来这里的富商是‘朱元璋的脑残粉’。
久而久之,脑残粉三个字就在雁门县流传开了。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气得牙根直发痒。
“好你个叶青啊!”
“你是多瞧不上咱?”
“总有咱亲自向你讨教,为何瞧不上咱的时候,你要是说不服咱,那就所有账都给你算得明明白白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立马意识到这就不是算不算账的问题,而是他叶青造不造反的问题。
如果没有反心的话,他能搞这么一辆马车来坐?
身为一个有功名在身的朝廷命官,难道就不知道不论是马车座驾,还是司职衙门,又或者是府院住宅,都有严格的等级规格制度?
他必然是知道的,也就必然是明知故犯!
足以见得,他叶青早就在心里把自己当成是这雁门县的土皇帝了。
甚至正在为成为真正的皇帝而努力,如若不然,怎么会如此经营自己在这一方水土的民心。
他现在想起刚才他慷慨激昂且大义凌然的演讲之后,这些人的反应,他都心有余悸。
都坐这种超规格的马车了,这些人还说是他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可想而知,在这些人的眼里,皇帝朱元璋绝对没有知县叶青重要。
也就是说,只要知县叶青需要,这些人或许还能帮他一起造皇帝朱元璋的反。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皱起了眉头。
只因为他现在回想起进入雁门县的点点滴滴之后,怎么想都和造反沾边了。
这所谓的‘贪财为民’之道,不像是为将来造反聚敛财富军饷?
这一方百姓都允许他叶青当贪官,还极度认可‘官民双赢’四个字,不证明民心已经完全偏向他叶青?
假以时日,怕不是要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了!
还有那专门为各地贪官准备的欢愉之所,说起来是用他们的钱为百姓谋福,同时抓住他们的把柄,让他们也成为有原则的贪官。
难道就不可以将来借着这些把柄,威胁他们从逆,跟着他叶青造反?
人就是这样,如果有了一个好的念头,不见得想到什么都是好的,可一旦有了坏的念头,那就想到什么都是坏的了。
对于这件事也是一样,他现在高度怀疑叶青想造反,所以不论想到关于叶青的什么事情,都会主观意识的往造反二字靠。
他是越想越觉得叶青极有可能包藏祸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打着为百姓而贪的幌子,实则是在为将来造反蓄积力量。
想到这里,
朱元璋又果断转身,看向不远处的雁门关驻军关隘,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而这条缝里,正不断散发着如刀锋般锋利的杀意,以及强烈的期待之色!
他只希望明天可以继续修路!
只要他进入驻军关隘里,只要他掌握了叶青是雁门驻军实际掌控者的罪证,他就不能让叶青活了。
他只是看重了叶青的才华,想他将来辅佐大明中兴,并牵制那明面上以现任宰相胡惟庸为首,实际上以退休宰相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
可要是叶青看中了他的龙椅,那就太贪心了!
就算是再大的天才,也没有他屁股下面的龙椅重要,这是他朱元璋的终极底线!
也可以说哪怕是个傻子当了皇帝,也知道保留这一条最基本的底线!
“老爷,”
“您说那叶大人如果心有反意的话,又怎么会把自评奏折写成自我举报信呢?”
朱元璋的身旁,也是看着雁门关驻军关隘,眼里尽是期待之色的毛镶,小声问道。
听着这么一句话,朱元璋也是又一次皱起了眉头,只是这一回他没有眯眼,而是瞪大了眼睛。
是啊!
如果他叶青真有反意的话,他又怎么会写这么一封堪比找死的自我举报信呢?
有了这么一封信,他得到的无非就是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赐死圣旨一封!
第二个结果,那就是引起他朱元璋的注意,或派人或亲自前来调查怎么一回事!
很明显,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第二个结果之中最好的结果,他和皇后亲自来调查!
只不过他们的调查行为,被误会成了探子行为而已!
可不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不是一个正在为造反蓄积力量的人想要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立马就否定了之前的一切猜想,但也更不知道他叶青到底在想要干什么了。
正因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所以才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
就算是坐在九五大位上的皇帝老子,也终究是个人,只要是人就逃不过好奇心的折磨!
虽然被好奇心折磨得难受,但想不明白就是想不明白。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想办法确保明天可以继续修路。
“明天进驻军关隘一探究竟便知!”
朱元璋只是话音一落,就开始重新干活了,毛骧也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就跟着干活去!
在毛骧看来,朱元璋说得不错,只要确定叶青涉足军政,那就不用考虑其他,直接开杀便是!
时间过得很快,
百姓家的烟囱,已经冒出了缕缕炊烟!
在这晚饭饭点快要到来之际,叶青和吴用又坐着马车,走在了去往劳改工业园的方向。
只要到了地方,他们就能知道这个看起来很有本事,且风韵依旧的中年妇女,到底是北元蛮女,还是有着深厚底蕴的,像极了和亲公主的汉家女子。
只要她是像极了和亲公主的汉家女子,就是他叶青出招的时候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