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战国:从长平之战开始成战神

无广告版本的军事历史《战国:从长平之战开始成战神》,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赵括田单,是作者“随云逸”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昏黄的月光之下,一阵整齐的马蹄声在丹水西岸的秦军军营外响起一群笼罩在大氅之下的骑兵正向着秦军军营奔腾而往,朦胧的月光下,宽大的大氅几乎将人全部收束其中,只漏出一双双锐利的眼睛那是一双双平静而深邃的眼神,如同千年的寒冰一般,似乎任何事情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而平静的眼神之中又有一丝的狠辣与决绝,显然这是一双真正见过尸山血海的眼神,一双视人民如草芥的眼睛“来人止步!”一名哨兵手举着长戈,向着来人大......

阅读精彩章节


这些事儿,廉颇清楚,作为主将、作为计谋的主要策划者的赵括,又岂能不知?

可即便如此,赵括却依旧坚持让廉颇将军要晚一些出发。这无疑是用自己的性命换取赵国更多的胜利筹码。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明知必败之局还毅然决然带兵出征的能有几人?

而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以自己姓名为赌注的又有几人?

赵括正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廉颇诠释着什么叫做“苟利国家死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言既出,廉颇还能说什么?

赵括原本清丽而略显青涩与不成熟的的面容,在廉颇的眼中慢慢变得坚毅而光芒四射。那是不知不觉中,泪水模糊了视线,那是一个真正把赵国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荣辱更重的将领,一个真正值得自己托付的上将军。

牙关紧咬努力控制这眼部的肌肉,双手抱拳向赵括微微一拜,道:“将军大义,请受末将一拜!”

“廉老将军切莫如此!”赵括赶忙搀扶起廉颇。

其实赵括并没有想那么多,甚至也并没有想过什么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换取赵国的胜算的想法,只是以常理推断而已,毕竟历史上自己被困东岸,也好歹坚持了四十余日。如今自己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坚持个二三十日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但考虑到无论历史上的赵括,还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赵阔实际都没有见识过什么叫做兵凶战危,有这样的简单推断,却也怪不得他。

话又说回来了,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这却又是后话了。

此时的赵括,面对着心情激荡、明显有所误会的廉颇,自然也不会蠢到自己去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当即补上了一句:“此,皆为战胜耳!”

“末将明白!”廉颇双手抱拳微微一拜,显然,廉颇已经认下了赵括这个上将军:“末将这就出发,也好帮衬周骐一二。”

说着,廉颇就要离开,却又被赵括给拦了下来。

“将军且慢。”赵括一边说着,一边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随即双手塞到了廉颇将军的手中,缓缓说道:“此去大梁,若是一切顺利自不必说,若是其中或有关隘,在求援无望之时,可打开锦囊,并照锦囊之中所书而为之,必可迎刃而解也。”

“非到危急关头不可先行打开,否则此中计较便不灵验了。”赵括拍了拍廉颇粗粝的手背,又一遍严肃地嘱咐道。

“好!”廉颇看着赵括严肃的脸庞,摩挲着尚余体温额锦囊,虽不知其中有何妙计,可不知为何,廉颇对于这个还仅仅见过两日的年轻人有着不一样的信任感。随即小心将锦囊揣进怀中,抱拳向赵括保证道:“上将军放心!便是豁出这张老脸,也定及时为上将军请来援军!”

言罢,便转身带着亲兵大步流星地向帐外走去。

赵括也跟随着站到帐门外,远远看着廉颇将军的远去,似在践行,又似在留恋……

大帐之外,太阳已经冉冉升起,早间温煦的阳光渐渐变得热辣起来。全军备战的指令已经下达,赵军士卒们都一个个忙碌了起来,军营之中处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士卒。热烈的阳光下,一个晃眼的功夫,身着士卒服饰的廉颇便已经消失在了茫茫的军海之中。

小说《战国:从长平之战开始成战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