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靳袖锦”创作的《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史》高阳公主唐代笔记小说《隋唐嘉话》卷中曾记载过一个案例,即: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史》高阳公主唐代笔记小说《隋唐嘉话》卷中曾记载过一个案例,即: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翻译成白话文,大致意思就是:唐朝宰相薛元超对亲人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才能,虽然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平生有三件遗憾的事情,一是没能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二是没能娶山东五姓家的女子做老婆,三是没能参加国史的编修。”
可见在唐代士人眼里,不能尚主无所谓,但不能娶到五姓之女却十分让人遗憾。
隋唐时期,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七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如果穿越到宋朝,大概是想抢着娶公主当驸马。
宋朝的驸马娶了公主后地位会升一级,皆以祖为父,以父为兄,即所谓的驸马升行制度。
也就是说,驸马的辈分在结婚的时候人为升高一级,和父母平辈,以此来避免皇女向臣子行跪拜礼的尴尬。
《彭城集》记载:国朝公主出降,皆以祖为父,以父为兄,遂废公主事舅姑之礼。
注:《彭城集》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刘颁的诗文集。
可见,宋初实行此制度的目的,常被解释为:”避舅姑之尊”。
这一制度在电视剧《清平乐》中也有所体现。
《清平乐》赵徽柔剧中,宋仁宗的女儿徽柔公主在嫁给驸马李伟之后,称呼自己的婆婆为”嫂子”,在她的婆婆提出疑问时,徽柔的侍女解释道:”尚主之家,例将昭穆一等以为恭”。
意思是说娶了公主的家庭,公主名义上的公公和婆婆在宗族的排行,要自降一级辈分表达对公主的尊敬。
其实,宋初推行此制度的目的远不止于此。
在宋初,驸马升行制度通过平衡公主的辈分,规范了皇室的辈分,不仅树立了皇室的权威,也体现了宋的政治政策。
它的背后,隐藏着宋初皇帝对权臣的拉拢和控制,与宋初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
但是自宋英宗开始,在稳定的政权和政治...

小说《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