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帝业

马甲帝业,赵峥姚褚,军事历史小说《帝业》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赵峥为主线。害虫的微笑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帝业目前已写676342字,小说最新章节第294章 攻城(5),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穿越、历史、历史古代、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一、作品介绍

《帝业》小说是网络作者害虫的微笑的倾心力作,主角是赵峥。主要讲述了:泾阳城破,兴安郡又不战而降,如此大捷,消息自然在第一时间传到了远在乾州的宋国公赵弘毅手上这一日天气晴朗,平州大地在这深秋时节依旧温暖宜人在乾州以驻扎多日的宋国公赵弘毅,在接到泾阳大捷的第一时间,便召集了跟随其南下的亲信分享喜悦,随后独自留下二子赵峥走在行辕后苑的回廊上,赵弘毅望了眼碧蓝的天空,心情很是舒畅回过头,看了眼走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微微一笑,似有些考教的道:“峥儿,就目前的局势你说说...

二、书友评价

个人觉得你还是别做什么新式茶饮了,写小说肯定会比创业成功,一个被创业耽误的大师

亲们不好意思,节假日反而会更新慢些,因为自己在创业,做的又是新式茶饮,然后节假日人比较多,所以还请见谅

这么好的作品太监了,真是可惜

太慢了,这都快年更了[捂脸][捂脸][捂脸]

太好看了,一直在追。更新要快马加鞭

各种地名 州、官职太多了,都不太熟悉,打仗都不知道方向,很难理解整个地理架构。人物出场多,特点不鲜明、

人物对白都不错,就是战争场面描写的不够细腻

三、热门章节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策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兵云集

第二百一十四章 饱和攻击

第二百一十五章 黑夜狼嗥

第二百一十六章 北进

四、作品试读


岙水奔流,秋风萧瑟。

泰安县的战事最终以嵇瑜,古崇之战死而宣告结束。刘茂反攻赵弘毅的首战,以惨败告终。

泰安县战败,对于心高气傲的刘茂,打击不可谓不大。甚至因为嵇瑜,古崇之部的全军覆没,影响到了整个贡州军队的士气。

更为重要的,就在泰安战事结束的第二天,位于绥江十二道拐之上,出现了无数的战船,声势浩大,遮天蔽日。

刘茂接报后,紧急调动驻防瞿城的一部军队,进驻绥江的流沙岛。流沙岛是绥江上一个重要的防御据点,其南面为盘古坞,北面是黎山。

刘茂在占据贡州之后,特意命人在流沙岛上建了一座防御性的城堡,取名为流沙堡,十几年来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使用。

与此同时,刘茂听取了贡州长史钱敬德的建议,大规模收缩防线,将贡北除了兴安,泾阳以外的所有军队,全部调往藁城,蔡郡,盘古坞,瞿城一带防守。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守为攻,以坚固城池为依托,以持久战方式拖垮赵弘毅进攻的军队,到那时他便可转守为攻,轻而易举击败赵弘毅。

刘茂此举,的确对赵弘毅各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抵近盘古坞的徐侃之,张道炎部两万余水军,在流沙堡被驻守流沙堡的守军所阻,面对以守为攻的流沙堡守军,徐侃之,张道炎部与他们激战两天两夜,未能前进半分。

而攻打蔡郡的戚超石,秦仲所部,加上吴兴太守孙叔通,功曹李昱,泰安令周子处,以及及时赶到莲子岗的屠彦之,朱元祯三万大军,在面对蔡县这座蔡郡郡城一时也犯了难。

蔡县与吴兴的肇兴县一样,城墙坚固高大,守城物资充足,防守军队不下六千,若要强攻,真打下来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亏本买卖。

就连远在泾阳的江州刺史冯道济,面对只有守军五千,死守泾阳的曹瑾之,此时也是头痛不已。

他率四万大军从扶阳出平谷,已经攻打泾阳两三天了,死了不少弟兄,到最后爬上城头的都没几个。

当然,攻打刘茂受挫的远不止这三路大军。由随州刺史魏敏忠,镇南关守将沈林子,济阳太守沈平子所率的三万大军,在攻打陈郡时,同样受阻。

刚刚到任陈郡的刘茂长子刘禄勋,在打仗这块不输其老子,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借着其手下一千五百骑兵擅长突击的优势,不时袭扰魏敏忠部。给魏敏忠,沈平子,沈林子造成不小的伤亡,以至于魏敏忠,沈平子,沈林子不得不将军队收缩在刚刚打下的陈郡东郊的君山堡,等待时机。

四路大军进攻贡州皆受阻,消息传到刚刚抵达平州乾州郡的赵弘毅手上,赵弘毅眉头便皱了起来。

此时跟在赵弘毅身边的,有扶阳县公赵峥,平州刺史韩彻,平州治中从事使施敬宣,宋国中兵参军王兆之,宋国秘书郎孔琳之,领赵弘毅三千亲军骑兵的亲信侍从,虎贲中郎将窦钧。另外便是乾州郡的各级官吏。

拿着从各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情报,赵弘毅挥挥手,只留下赵峥,韩彻,施敬宣,王兆之,孔琳之还有窦钧,其余人等皆是退出了郡守府大堂。

坐在胡榻上的赵弘毅,示意身旁的窦钧将四路人马送来的八百里加急,给赵峥等人传阅后,顿了良久,扫了眼底下跪坐的五人,道:“现在四路大军进攻刘茂皆受阻,说说看吧,从哪里入手?”

赵弘毅的话落,底下几人包括赵峥皆是沉默。

四路大军受阻,刘茂又收缩防线,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几个重要的城镇。这些地方的城池坚固,物资充足,强攻肯定不可取。

一时间整个郡守府大堂静得针落有声。

过了良久,跪坐在赵弘毅下首的孔琳之才开口打破了安静的局面,道:“四路大军受阻,若不能短期内攻下其中一处,对我军势必不利。”

“况且,刘茂因为泰安县大败,其手下部众的士气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个时候是决不能给他们缓和的余地。”

“故,我军若能打下任何一处,都将再次打击到刘茂所部的士气,到时候对我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选择其中一个地方打下便可。”

“嗯!秘书郎所言极是!”上首的赵弘毅听得点点头,赞同的说道:“那诸位臣工可有和办法不妨说说?”

“宋公!”赵弘毅话落,接过话的依然是孔琳之,只听孔琳之道:“如今最容易突破的当数泾阳!”

“泾阳!”孔琳之此话一出,别说是底下几人,连上首的赵弘毅都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要知道泾阳太守曹瑾之,那可是刘茂的心腹,数刘茂最信任的人,其对曹瑾之的信任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儿子刘禄勋。

所以当初刘茂在占领贡州后,才会将泾阳这个连接贡州南北的重镇交给曹瑾之镇守,就是相信他能帮他守好泾阳。

现如今孔琳之竟然说最好打的是泾阳,这真的有些意料之外。更何况曹瑾之这人是出了名的认死理,他只认刘茂,其余人他正眼都不瞧。

这样愚忠的人守泾阳,除了战死难道他还能放弃守城投降不成?

孔琳之看了眼堂中包括赵弘毅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不能理解,便出言解释道:“禀宋公,曹瑾之的确是个刺头,又是行伍出身,只忠于刘茂,可是他也有弱点。”

说着,孔琳之露出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道:“曹瑾之这人,因为认死理,多年来刘茂又对他信任有加,所以造成了他做事的时候有些目中无人。”

“宋公在制定攻打刘茂计划的时候,曾命臣下专司收集刘茂底下各个文臣武将的喜好和特点,这曹瑾之臣印象较为深刻。”

“说来听听!”赵弘毅听孔琳之如此说,一下子也来了兴趣。

“禀宋公!”孔琳之继续道:“曹瑾之这人领兵打仗自不用说,有他自己的一套,治军甚是严明,所以他底下的亲军被称为曹家军。”

“但是,曹瑾之这人的弱点也是不小。曹瑾之因为有刘茂在身后,在泾阳一带行事较为跋扈,做事情从来不和底下人有太多商议,皆是我行我素。”

“对泾阳所辖各县若有其不满意之处,从来不是讲道理,而是直言谩骂。甚至有时对周边郡县事物也指手画脚。”

“因为这些事,他没少被周边各郡的太守所指责,但是每次刘茂都是息事宁人。对于曹瑾之亦是从不责备,反而亲近有加。”

说到这,孔琳之顿了顿,道:“所以因为这些事,曹瑾之与他的同僚相处并不融洽,其中最为痛恨曹瑾之的当数如今的兴安太守,刘茂的表弟,陈良。”

小说《帝业》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