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程筠魏绥然是现代言情《随笔,岁聿》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程筠”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陈院长也从包袱里面拿出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凭证,捏在手里,却是不看,先板起脸来盯着他们这群小崽子,虎目似的双眼。在一个小孩身上看过去,直到把人都看得老实了,才低头仔细验看路引。“陈院长真严厉。”陈紫凑到李梦婵身边,分了她半个干饼,低声说,“我们都等了两天了,还不让我们聊天,而且也不一定能选上,哪像你啊...

随笔,岁聿

精彩章节试读

天光渐亮。已到卯时。

城门口逐渐开始喧闹起来,守卫声音洪亮如钟,呵斥着攒动的人群“一村一村的进,拿好路引,无路引不得入城!”

李梦婵听到了声音,从地上坐起来,收拾好垫着的小蒲团,顺带叫醒其他孩子,“城门开了!”

孩子们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一清醒就开始叽叽喳喳。

“总算是开了,排了好久了。”

“我想尿尿。”

“我有饼子,你吃不吃。”说话这人伸手从包袱里掏出了个饼子递给李梦婵。

陈院长也从包袱里面拿出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凭证,捏在手里,却是不看,先板起脸来盯着他们这群小崽子,虎目似的双眼。在一个小孩身上看过去,直到把人都看得老实了,才低头仔细验看路引。

“陈院长真严厉。”陈紫凑到李梦婵身边,分了她半个干饼,低声说,“我们都等了两天了,还不让我们聊天,而且也不一定能选上,哪像你啊。”

陈紫从记事起就知道李梦婵跟她们不一样,孤慈院里的孩子成分复杂,有烈士遗孤,有落魄高官子弟,也有弃婴,但都只是普通人。只有李梦婵是仙门弟子的遗孤,外面的大官每年都会来看她,还会给她送东西。大家虽然不敢欺负她,但也玩不到一起。

李梦婵听到了陈紫的话,只是分给她一块糖,但没有回应。她的确与众不同,父母都是修士,她大概率也有灵根。

陈紫见她没说话,也没有追问。她们的关系还没有那么亲密,只是看着拥挤的人群感叹道:“终于到了。”

是啊,可算是到了。

真没想过排队就能排这么久,李梦婵之前看修仙小说的宗门收徒,都是有弟子到村子里测灵根,收完之后就跟着一起回宗门了。

谁曾想穿越到的这个世界,土地广袤,地域辽阔,人口多的离谱。

光她所在的宣和道就有人口过亿,而之南国下辖三府十六道,这等人口基数,仙府根本不会让弟子一个村子的一个村子的跑。

都是直接在城市内设置测灵台,开山门时直接对官府下令,让各镇各村自行带着年龄合适的儿童进府城过测灵台。

有灵根才算一只脚踏入了修仙世界,更别提还有二选。

李梦婵虽然没测过。但是应该是有的。她的父母都是修士,生出的子女大概率是带有灵根的,但在她三岁那年双亲就已经在开荒途中双双去世。

死于宗门组织的开荒,为宗门而死,所以虽然只是外门弟子,宗门也对她这个遗孤多有优待。父母的师长好友不愿接手,便破例送回了他们的老家。宣化府的一个小镇里,被列入档案。送至孤慈院统一抚养,每年还会给她分发一定的物资,每年还会专门探望。

孤慈院的环境比不上宗门,李梦婵因为自己的特殊性,长到十岁也没有交到知心朋友。

但她还是庆幸自己长在了孤慈院。

因为!她父母师门之间的爱恨纠葛实在太过复杂了!

什么白月光托孤、青梅竹马移情别恋、毒杀换心、小师妹和若干个替身的情节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李梦婵当时刚穿越过来没多久,还是个三岁的小孩子,偶尔听到两句,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她心想,如果还留在那里,自己这么小,说不定哪天就被这些复杂的事情给牵连了,能不能活到现在还真不好说。

而后父母去世,师公师伯自顾不暇没人接手,她也就因此到了孤慈院,平安的长到了现在。

今年也是因为在入门年龄范围内,加上孤慈院离的不远,于是在这边入门。

入城门检测还是顺利,出示了路引等凭证,验看无误后,她们就进去了。

城门口一进去就是测灵台,这个台子很大,上面均匀分布着竖立着的约一百根同规格的乳白色细石柱,可供数百人同时检测,台上还坐着位青年道人,白衣飘飘。

应该就是仙门弟子了。

她们来得早,看了会别人测,不多时就轮到了。李梦婵站上去,伸出手贴着石柱,红色跟青色的光柱缓缓亮起。

台上台下瞬间无数灼热的目光朝她看去。其中也包括陈紫,她咬唇看了看自己前面这根毫无动静的石柱,又看了下李梦婵的。终于是叹了口气,果然是不一样的。

选测灵台,万中无一啊。

监测的青年道人很满意,今天算是有个开门红了,木火双灵根。

青红色的光芒在三息之后,如退潮般从上往下逐渐消退,但并未完全消失。它们仿佛拥有生命一般,缓缓地蔓延到地面上,如同一条灵动的蛇,从李梦婵的脚下一直延伸到青年道人所在的台子前,连接成了一条绚丽的线。

还挺花里胡哨,李梦婵心里诽谤了两句,顺着青红光路老实的走到了青年道人面前。

这位自称姓王的师兄在问了名字籍贯后,就召开了一个侍女带她下去休息了。毕竟全测完要到中午了。

她被带着吃了点心,喝了茶水,去了茅房,还去小榻上小睡了一觉!(也太贴心了)侍女姐姐才带她去二选考试现场。

这里跟测灵台很不同,更像是个书院,

她四下张望了一番,没有找到认识的。看来他们院里只有她一个过了。

如果说刚刚的一选是测有没有修炼基础,那现在的二选就是测有没有修炼天赋了。李梦婵她们这批人30人一组被带入了一个类似教室的房间,房间里有案几,上面摆了笔墨纸砚,讲桌上还坐了个监考。

她瞪大了双眼,高...高考即视感?

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带到了座位上,人全部坐下之后,监考的师姐开口了“用笔临摹此符,半个时辰后交卷”

说完,手中掐决,一个半人高的符文在空中缓缓浮现。

他们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张符文临摹出来。

梦婵懂了,美术临摹课。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看似简单的符文,实际上却十分深奥

她先盯着这个符文看了一会儿,然后才低头动笔。但是视线离开符文的一瞬间,脑海就已经开始淡忘了。这种感觉很奇妙,她的眼睛似乎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图案,每看一眼、每瞄一笔,反而忘得更快。这就像是高中时背诵古诗词,背完上句、写下句就忘记了一样。

最后当然是没有画完了,李梦婵将将描了这符文的三分之二,还不一定是正确的,时间到卷子就被叫停笔了,考生们就坐在座位上等结果,当场阅卷当场出分,非常刺激!

监考的师姐拿出了一个宝盒,手一召,所有的卷子都飞进了盒子了,不多时,又全部飞了出来浮在半空,她又拿着挂在腰上的小印章。一份一份的标记。

有一半左右不合格的。都被拎出去了。这些没过二选的孩童虽然进不了宗门,但是对国内的各种势力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告别了院长同伴,听了一堆的叮嘱后,她们就被带走了。

李梦婵在飞舟上,还有点回不上神。这流程也太快了,感觉上午还在城门口排队,下午就坐上了飞舟,准备进仙山。有那么一点点不太真实的感觉。之南国合格的弟子都在这船上了,大约有1000多人。

人很多,但在这艘长约数百米的飞舟上却显得很少,他们有的四散开来从飞舟往下眺望,有的精明一点的已经在和师兄师姐套近乎打听消息了。

李梦婵默不作声的停在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刚好能听见他们讲话。(偷听偷听!)

小说《随笔,岁聿》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