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重生乡村:从赶海砍柴开始暴富

古代言情《重生乡村:从赶海砍柴开始暴富》,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莫家宝莫三江,作者“梦回香江”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莫三江问:“这鱼什么价格?我们拿去卖吧。”这鱼太多了,拿点去换钱吧。莫大成说:“我们这些活的乌头,估计可以卖到五毛左右一斤吧,唉,死的乌头估计只有两三毛。”运输这时是个难题,如果山路去城市的话那两个小时路程,估计鱼儿都缺氧死了...

重生乡村:从赶海砍柴开始暴富 免费试读


莫大成大喜,精神振奋地跳下水坑,跟着三儿一起舀水了。

“估计运气好,遇上鱼群了。”莫三江看见也是喜滋滋的。

两人舀累了休息一下又继续,他们来来回回地直到一个半小时后,才露出水坑的底。

“好了,我们开始抓鱼吧。”莫三江看见水很浅了,水桶已经舀不起了,就停了下来,准备抓鱼了。

很多搁浅的鱼儿,估算大约半斤重,莫大成初步看了,多数是乌头鱼这个品种。

乌头鱼也叫鲻鱼,是深市的主要鱼种,而且可在淡水、咸淡水和咸水中生活,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和江河入海口处。

莫大成惊喜地对莫三江说:“三儿,这乌头好多啊,我们可以找个地方养起来。这鱼淡水也能养活。”

莫三江问:“这鱼什么价格?我们拿去卖吧。”这鱼太多了,拿点去换钱吧。

莫大成说:“我们这些活的乌头,估计可以卖到五毛左右一斤吧,唉,死的乌头估计只有两三毛。”

运输这时是个难题,如果山路去城市的话那两个小时路程,估计鱼儿都缺氧死了。

鱼儿活的跟死了的价格差一倍呢。

最好是能借别人渔船去,但是他们这里数量不多,估计只有一两百斤而已,借渔船专门去市里不划算啊。

莫三江也有点烦恼:“先别管了,我们找个水坑养着先,到时再看吧。”

晚一点海水又要涨回来了,要尽快把鱼儿迁移。

莫大成也知道,他在岸边小溪流入大海处,找了一个淡水坑围了起来。

两人尽快把乌鱼全部转移去那个淡水坑,然后再倒了几桶海水下去。

莫大成看着小水坑里的乌头:“我今晚去问问有没有船去市里,到时搭我们一程。”

莫三江拍拍他说:“先去把余下的坑底捡了吧,这里还可以养几天。”

“嗯”坑底还有很多好货呢。

鱼儿全部转移了后,莫大成开始捡其他渔货。

而莫三江先在坑底挖了一条槽,再舀了好几桶海水出去。

直至看见坑底露出泥沙了,他再拿着桶和筲箕,竹夹就开始在坑底翻找起来。

螃蟹,八爪鱼,海螺等海货多多,这么大的坑抓了满满两大桶海货。

装不下的各色海螺挑出来还放了一筲箕呢。

回去的路上,村民们看见他们提着的海鲜,大为羡慕。每遇上都问一下他们,没有退潮,哪里来的海货?

两人就笑笑肯定不说,随便推搪过去了。

这些海鲜可以放一晚,莫大成又去到村长家,提前预借明天的单车了。

莫大成提了两条鱼来到莫村长家。

莫村长得知大成和三儿搞了一批乌头和海货,就随意说:“那个陈家村有户人家近期要娶媳妇,不知道要不要鱼?”

陈家村人比较多,有一百多人,他们莫家村才一百人。

莫大成摸摸头:“我们这些乌头半斤而已,估计上酒席不好看。”

“没有其他鱼了吗?”莫村长问。

“还有几条鲈鱼和石斑。不过石斑和鲈鱼这些,三儿说了自己吃。”

这个三儿还挺会吃的,不贵不吃。

莫村长听到其他鱼类数量都不够:“我现在过去问问他们,做酒席要不要,如果半斤都合适就留,不要就另想办法卖了。”

“那拜托叔了。”莫大成感谢。

莫村长摆摆手,趁天还亮着出门了。

莫三江回来煮了饭蒸了鱼,带着孩子吃了点,然后背着孩子去看看今早的陷阱了。

小说《重生乡村:从赶海砍柴开始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