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很多朋友很喜欢《穿越大明,打造超现代国家》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粤瓜”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穿越大明,打造超现代国家》内容概括:真要是让陈志先京师而后全国的搞下去,说不定还真就给他给搞成了,那他徐阶可就出老血了“哦!”隆庆帝面色一黑,才对徐阶升起的一丝丝好感瞬间荡然无存,“那依元辅之意,先试点何处?”“不若就先试点南直隶吧!”哈哈哈,朱翊釴强忍笑意,隆庆帝太坏了,搁着故意逗徐阶玩,真试点南直隶,这不是直接拿刀割徐阶的肉吗,太坏了!“这……”徐阶被噎住了,头脑风暴起来,直接来个浑水摸鱼,“老臣以为应全国推行,一可单独一处推...

穿越大明,打造超现代国家

精彩章节试读


新皇帝隆庆朱载坖在大行皇帝驾崩三天后便在皇极殿接受百官朝拜正式的成为大明帝国的新一任皇帝,新皇帝隆庆登基第一天啥事没干,就跟新郎官一样任由礼部的官员安排下走过场。

皇帝登基,朱翊釴这个还没有被封为太子的怀郡王自然也是要参加的,一天忙碌下来,朱翊釴腿都要跪残了,感觉人生好像被透支了,疲惫不堪,隆庆登基完就可以入宫了,他还得乖乖的回裕王府。

府里的下人们,该随各主位入宫的都得赶紧打包收拾行囊,朱翊釴也早早的就吩咐黄通开始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来,他被隆庆安排在了只有太子才能居住的东宫慈庆宫,对此,朝臣们自然无话可说。

不说朱翊釴嫡子的身份,就光他是隆庆皇帝唯一的一个年长的皇子,太子之位,他就跑不了,至于被封为贵妃的李彩凤所生的皇三子,现在也才四岁,奶估计都还没断呢。

大明的皇子夭折率是很高的,故而都是立长为主,这也是群臣所期望的,如果不是隆庆前面的两个皇子跪的早,也不会轮到他当这个皇帝了,嘉靖那个‘信徒’之所以不立太子,其实是为了保护裕王殿下免遭厄运而已。

朱翊釴隔天进宫就被刚下朝的隆庆给叫去了乾清宫,一进去,隆庆皇帝刚好正在吃回笼饭,没办法,早朝他是眯着眼去上的,早膳都没吃几口就怕迟到匆匆跑了。

“儿臣参见父皇!”

朱翊釴一本正经的给隆庆行礼问安,毕竟现在便宜老爹身份不同了嘛。

“釴儿来了,免礼免礼,快过来随父皇用点早膳,”隆庆挥手让朱翊釴起身,招呼着他像在裕王府时过来一起用膳。

其实按照规矩,臣子是不能和皇帝同桌而食的,就是皇帝赏赐,也得重新开一桌而坐食,皇子也是一样的,但你架不住隆庆是一个儿子奴,旁边伺候的老太监滕祥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见朱翊釴没有客气,直接就坐到圆桌旁,他也赶紧重新加了一副碗筷。

“釴儿,府里一切可安好,”隆庆待朱翊釴坐定,便开口询问道。

“父皇放心,府里一切安好,只待父皇令下,各位贵妃,嫔等皆可依次入宫面圣,”朱翊釴知道隆庆心里的意思。

这位隆庆帝,对于女色方面各外的上心,这也是他可以十几年如一日的宅在裕王府不出门的原因,嘉靖帝对他冷淡,他也就只能在家不停的造人已解乏闷了。

就在父子俩静静的享受着美食的时候,乾清宫殿外候着的冯保进来禀报道:“皇爷,户部左侍郎陈志求见。”

“陈师傅来了,宣进来吧,”隆庆放下碗筷,示意冯保叫陈志进来。

身穿绯袍补孔雀,头戴乌纱帽腰束金花带的陈志可以说是裕王府的老熟客了,朱翊釴记得自己四岁醒来时,这位陈先生就和裕王一起站在床榻旁希翼的看着他。

至于他是哪里人,朱翊釴倒是没有问过隆庆,只知道他是隆庆推荐给嘉靖皇帝的,先是从户部郎中作起,熬了几年才升任为户部左侍郎的,隆庆一直很客气的称呼他为师傅。

朱翊釴也就顺口叫他陈师傅,因为陈志还是朱翊釴开蒙的老师,直到嘉靖驾崩前,他依然不时的上门给朱翊釴讲解四书五经,想必未来朱翊釴被立为太子,陈志他也要在加一个太子詹事府詹事的职位了。

“臣户部左侍郎陈志叩见皇上,”陈志进殿直接就是大礼参拜,朱翊釴忙起身回避。

“陈师傅快快起身,朕说过,你我君臣无需这般多礼的,”隆庆摆摆手示意冯保上前搀扶。

冯保跟随隆庆多年,自然知道这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忙上前将陈志扶起,讨好笑道:“立元公(陈志的号),皇爷命您起身哩。”

“谢皇上,”陈志在冯保的搀扶下缓缓起身,他生于正德十五年,嘉靖十六年二甲第三名,授庶吉士得以入翰林。

“皇上命臣清查户部各司账及户部仓存,臣以编篡成册,请皇上过目,”陈志从袖中取出折子双手提交道。

冯保接过奏折递交给隆庆,隆庆也不多言,随即打开便看了起来,活脱脱一副地主老财看自家地窖存银的财迷样。

“嘶!”

隆庆看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竟然糜烂至斯!”

朱翊釴也好奇到底怎么回事,便悄悄的把头往隆庆身边凑过去想瞧一瞧,隆庆侧头便将奏折递给朱翊釴,继续询问起陈志来,“陈师傅,虽近年国家多有灾荒,但怎得户部亏空如此严重!”

陈志叹了口气,“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余万石,少于前年八万,米二千四百七十余万石,较之前年少三百二十余万,绢二十万六千余匹,盐茶杂税三百余万两。”

隆庆点头表示听懂了,“虽然较前些年有些出入,但是户部为什么还是亏空如此之多,存粮如此之少?”

“皇上,仅藩王宗室的禄米,便去八百余万石矣,两京又九百余万石,官吏之冗,内官之众,军士之增,悉数取于中,地方官员大小灾情,皆请免粮,税赋不增则损,支费却是日益叠加,如此,户部就是皆陶朱在世,也叹奈何呀!”

陈志也是在户部多年了,自然知道,这税赋年年起伏,加上地方兼并摊派,老百姓被地方官搜刮的叫苦连天,只能给打上欠条,但是这债却是年年叠年年加,哪里是能够还完的,这税赋问题不解决,指望老百姓还上欠朝廷的债,那是不可能的,不逃就是好的了。

隆庆听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内心似乎在做着什么决定,犹豫不决,朱翊釴看完这奏折,只感叹,大明你是真的穷呀,在这样子下去,来场大点的灾荒的话,你估计都得当裤子了!

明朝的税赋重吗,对比历朝,明朝的税赋可以说简直就是太低了,明太祖朱元璋给定下的这些税赋,可是不考虑军饷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充足的使用的,加上明朝的官员俸禄又低,完全可以应对的过来的。

但朱元璋毕竟还是农民出身,他以为给农民定低税,让他们安心种地就行,可地主们可是要吃人的,官员们也是要吸血的,而他的子孙们,更是把蹒跚前进的大明吸的骨瘦如柴了。

不改,大明亡,改,国动乱!

难!

小说《穿越大明,打造超现代国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