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亚岁是指冬至还是立春这一天,古人认为这一天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以要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我国北方,人们在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有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南方地区,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则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品,煮熟后后可以食用,也可以祭祀祖先,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懂视生活

亚岁指的是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又是四时八节之一。冬至也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在古代民间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名“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其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此后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2023年是双立春,年景如何?

2023年双立春,老人说“两春一冬,黄土变成金”,什么意思?年景如何?

在我国上千年的农耕历史中,土地一直都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利益。在农村,农民聊得最多的就是“粮食的收成”问题,都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明年的年景如何,农村老人说明年是“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老话是什么意思?

“两春”就是指“双立春”,即在一个农历年份中有2个立春节气,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节气。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2023年2月4日为立春节气,对应的农历时间为2023年正月十四;2024年2月4日也为立春节气,对应的农历时间为2023年腊月廿五,2023年在正月十四和腊月廿五各有一个立春节气,因此2023年是双春年。

亚岁是指哪个节气?

01冬至亚岁,意思是仅亚于过年,古代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亚岁,古代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三国时期曹植《冬至献袜颂表》曾云:“压岁迎祥,履长纳庆。”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英文名: Winter Solstice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间。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但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在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