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朱元璋朱标是古代言情《朱元璋寿辰,我送他敌国头颅当贺礼》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老刑”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韩国公步步为营,直指陛下内心啊!詹徽与蓝玉相视一眼,两人都暗道李善长老谋深算。先是主动认错,再提起旧情,引得皇上恻隐之心。最后一步捐献所有身家,以表忠心。“善长!咱希欢身边有老人陪着!”朱元璋笑道:“以后你每日都要给朕上朝!看到你啊,咱安心!”李善长大喜,不断叩谢...

朱元璋寿辰,我送他敌国头颅当贺礼

阅读精彩章节


朱元璋点头,随后大笑:“胡惟庸自认聪明,朕却并未放在心上。”

朱标闻言,着实为李善长捏了把汗。

父皇这是告诉对方,他生气的点并不在胡惟庸。

“臣,第二罪!自作聪明,闭门不出!枉费了圣上当年的知遇之恩!”

李善长老泪纵横,“臣这把老骨头,还想为大明尽忠,请陛下应允!”

知遇之恩?

想到此处,朱元璋也不禁心中感慨。

想他当年起兵,麾下淮西二十四将,如今还剩几人?

李善长一把老骨头,为自己出谋划策,也算是居功至伟。

“臣,第三罪!陛下于臣,是君上!也是朋友!”

“臣只顾活命,忘记了皇上的感受!”

“臣罪该万死!但也要告诉陛下,臣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李善长一番哭诉,当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老朱本就是重感情的人,见老部下说到这里,气已经消了大半。

“臣愿将田产献于朝廷,以后只留薄田两亩,耕种养活家人即可!”

李善长此言一出,当即震惊朝堂。

韩国公步步为营,直指陛下内心啊!

詹徽与蓝玉相视一眼,两人都暗道李善长老谋深算。

先是主动认错,再提起旧情,引得皇上恻隐之心。

最后一步捐献所有身家,以表忠心。

“善长!咱希欢身边有老人陪着!”

朱元璋笑道:“以后你每日都要给朕上朝!看到你啊,咱安心!”

李善长大喜,不断叩谢。

“十七皇子,真乃神人!我李家再造恩人也!”

今日的朝堂很是热闹。

太子与三位塞王斗法,阻止了三人掌控大宁。

李善长回朝,可谓是暗流涌动。

淮西集团清楚,李善长已经不是他们的掌舵人,而是彻底的皇党。

“本王恭喜韩国公回朝。”

燕王朱棣拱手行礼道:“父皇,儿臣以为,大宁此地至关重要!”

“倘若此地有失,定会影响我大明国运!”

“儿臣三人一片忠心,愿领大宁之地,为我大明据守北元鞑子!”

朱棣说罢,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紧随其后,三位塞王跪地不起。

尤其是三人的借口有理有据。

朱元璋不放心外姓大将领兵。

而如今能依仗的藩王,只有朱棣三人。

“陛下!末将以为,三位塞王军务繁忙,还要处理地方政务。”

蓝玉一步跨出,直言道:“不如大宁先由朝廷管辖,待到陛下有了人选,再让其就藩不迟。”

太子一党,坚决要留下大宁。

塞王一派,则对大宁虎视眈眈。

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连一向果断的老朱也犯了难。

大宁交给毛头小子,洪武大帝并不放心。

可标儿却并不想让三位弟弟接管。

“善长啊,你有何看法?”

朱元璋果断看向李善长,这位开国第一功臣,总会有金玉良言。

“老臣能重入朝堂,都是十七殿下之功。如今便是老臣回报殿下之时!”

李善长躬身行礼道:“微臣以为,大宁之地已经有了最合适的就藩人选。”

此言一出,群臣都将目光盯向李善长。

开国国公的话,可谓是举重若轻。

“此人骁勇善战,年少成名!”

“如今让北元鞑子闻风丧胆!”

“更加难能可贵,他对于国事内政,更有独特见解!”

朱标闻言,面如土色。

朱棣听闻,心中狂喜。

这李善长,说的合适人选,不就是他朱老四本人么?

谁能想到,李善长出山,倒是送给他朱棣一份大礼!

詹徽皱眉,李善长是十七皇子的老师,怎会帮燕王说话?

秦王朱樉心中不爽,可惜当朝国公的话,足以影响父皇的选择。

小说《朱元璋寿辰,我送他敌国头颅当贺礼》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