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朱元璋寿辰,我送他敌国头颅当贺礼

小说《朱元璋寿辰,我送他敌国头颅当贺礼》,是作者“老刑”笔下的一部​古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朱元璋朱标,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内阁制可不是小事,他可不敢随便泄露。“善长,你能推荐老十七,倒是让咱深感欣慰。”老朱笑道:“咱本就想让老十七就藩大宁,可惜朝堂那些混账,就是不说话!”李善长苦笑一声,毕竟十七殿下干的事太过震撼。不少朝臣,都以为是朱元璋所为,想为朱权博得一个好名声...

在线试读


晋王朱棡满眼羡慕,北平之兵两万,大宁之地至少也要五万,朱棣便拥有七万兵马!

这是一股朝廷内外,都无法小觑的势力!

朱棣微微一笑,志得意满。

李善长与其相视一笑,随后说道:“陛下,微臣所说之人,正是十七皇子朱权!”

什么!

朱棣整个人呆若木鸡。

这说的不是他?

而是十七弟?

朱标心中大喜,就差放声大笑。

蓝玉冷笑道:“十七皇子单骑斩将,可谓少年英雄!”

“纳哈出闻十七皇子之名,小儿夜不敢啼!”

“赈灾三府七万户,可见其对国事了如指掌!”

“有些人,不会以为说的是他吧?”

朱棣满脸通红,哪怕他再喜怒不形于色,也甭不住这般遭遇。

“哦?你说咱家老十七?”

朱元璋皱眉道:“可他如今年才十六岁……”

李善长据理力争道:“陛下!自古英雄出少年!”

“十七殿下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我大明柱国之才!”

“还请陛下亲之用之!”

詹徽与蓝玉相视一眼,纷纷下跪道:

“陛下明鉴!十七皇子就藩大宁,乃我大明之幸!”

太子的两位近臣表态,其余人等纷纷效仿。

三位塞王心如寒冰,李善长提议,朱标担保,朱权岂能不稳?

朱元璋摆了摆手,“行了!都起来吧!”

“咱本来还想等老十七年纪再大一点。”

“朕打算在大寿之日,册封老十七为宁王!”

“执掌大宁卫,抵御北元,护我大明!”

“两年以后,外出就藩!朝中上下不得泄露,朕要在大寿之日,亲自告诉他!”

宁王!

大宁的第四位塞王诞生了!

三大塞王心中不是滋味。

老十七捷足先登,竟然拥有了大宁这样好的封地!

纳哈出岂不是也归老十七所有?

“行了,其余人等退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标儿,善长,跟咱去武英殿!”

李善长颤颤巍巍,跟在皇帝和太子身后。

“韩国公,今日多得你相助。”

朱标低声感谢道。

“太子殿下言重,不瞒您说!学生为老师说话,这不是天经地义?”

李善长此言一出,朱标当场懵逼。

没想到李善长跟蓝玉一样,也拜十七弟为师了?

朱标本想询问,李善长却守口如瓶。

内阁制可不是小事,他可不敢随便泄露。

“善长,你能推荐老十七,倒是让咱深感欣慰。”

老朱笑道:“咱本就想让老十七就藩大宁,可惜朝堂那些混账,就是不说话!”

李善长苦笑一声,毕竟十七殿下干的事太过震撼。

不少朝臣,都以为是朱元璋所为,想为朱权博得一个好名声。

更有甚者,认为逼降纳哈出,是大将军冯胜之手。

不过军功却便宜了朱权。

“陛下,老臣想求您一件事!”

李善长老脸一红道:“若是您大寿之日,殿下问起来,可莫说是老臣举荐!”

朱标笑道:“韩国公,你这是做好事不留姓名?”

老朱手指李善长,大笑道:“你个老滑头!是想让权儿以后记得这份恩情?”

李善长有苦难言,毕竟朱权说过不想掺和朝堂之事。

还告诫他,千万不要推荐他去就藩。

可李善长却反其道而行之。

“殿下啊,不怪老臣!为了大明,只能委屈殿下您了!”

李善长心中默念,“大明宁王?听起来就威风!”

朱标心情大好,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兄弟,以后镇守大宁。

不仅能够外防北元,对内也能震慑秦晋燕三王。

——

朱权府邸。

未来的宁王殿下,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

“张真人,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你给我算一卦?”

朱权一脸担忧,心中有不祥的预感。

小说《朱元璋寿辰,我送他敌国头颅当贺礼》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